李红梅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621000
摘要:纵观过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不难发现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把握题目背后隐藏的知识。故在教育部门的号召下,教师纷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具有探究性和推动性的教学活动。因此,本文从开展知识竞赛、加强思维训练、巧设数学小组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妙用小组合作学习彰显高中数学之美,从而帮助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实施合作学习的方案,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策略方法
在高中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必须灵活地变化自己的教学形式,摒弃单独进行课堂知识讲解的方法,巧用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期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渐渐成为高中数学课堂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对此,笔者将在下文分享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开展知识竞赛,培养合作意识
为了让学生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经常开展数学知识竞赛,进行分组学习既能帮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巩固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开展知识竞赛,不仅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参与情况,还能充分展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每个学生在每次竞赛中都有不同的收获。【1】
比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在巩固数学知识点时,可以开展小组知识竞赛,既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将小组编号成1、2、3、4小组,方便统计小组成绩。教师提出问题:“哪个小组同学可以告诉我如何判断两线平行?”3组学生抢答:“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组学生发言:“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教师合计分数并提出问题:“很好,3组和2组累积1分。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判断线面平行?”4组发言:“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线面平行。”教师发问:“非常好,累积1分。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面面平行?”3组回答:“若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教师说:“回答正确。累积1分。”通过整合可知第3小组获胜,教师给予奖励。这样有趣的知识竞赛,让学生产生极大兴趣,能让学生感受到合作胜利后的喜悦,纷纷提升合作意识。
二、合作讨论问题,加强思维训练
由于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且抽象复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教师可以进行生生合作,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更多的学习资料,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分工合作,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课堂合作学习。【2】
比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相关知识时,由于这节课的知识点大部分是判定定理的学习,需要学生花费时间去学习和背诵。为了转变枯燥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加强思维训练。以五位学生为单位自由组队,针对如何用棱柱底面的边数对棱柱分类成柱体和锥体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教师留足时间给小组学生交流探讨,增加合作学习的机会。一个小组学生发言:“三棱锥有四个面,每个面是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顶点都可以作为三校锥的顶点,我们可以用顶点来判断椎体。”另一个小组学生得出结论:“我们可以通过是否有底面进行柱体分类。”教师发言:“很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小组实现合作探讨数学问题,带动更多学生思考,不断加强思维能力。
三、巧设数学小组,增加交流机会
如果学生愿意参与学习,与小组同学一同交流探讨数学问题,在思辨中探索新知识,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将成为高中课堂教学中实现成绩提升的最关键策略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数学小组,由于每个人学习程度不同,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习交流的机会。
比如,在学习“统计概率”相关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快速吸收知识点,教师可以创设数学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探讨,增加交流机会。以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请问有哪些基本事件这个问题导入课本知识点,让每组互相交流。3组组长带领组员展开激烈探讨,从中摸索出一种简便的解题方法,他们指出:“为了得到基本事件,我们可以按照某种顺序,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其他组受到启发后展开交流,最终得出所求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教师发言:“很好!通过创设数学小组,可以看出来大家都进行很激烈交流,也相信你们在这次交流过程中能够学习更多知识。”巧设数学小组,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交流探讨,创造符合学生学习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尽可能地以一定的教学策略来辅助学生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高中数学课堂形成一定的合作能力。开展知识竞赛,激发学生需要合作的驱使,创设数学小组,共同探讨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习能力。同时,应该依据实际情况探索合适的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得到进步。
参考文献:
[1] 陆修群.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4:5.
[2] 曾燕.试析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