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包义怀
[导读]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行业也是如此的。
        包义怀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小雅镇梨垭小学563402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行业也是如此的。在当今社会中,教育还是非常重要的,对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影响。针对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来讲,可以推动学生一直进步,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教师要帮助学生这些问题,帮助学生进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参与意识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如果想要从农村走到城市中,想要不断努力学习,并且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但是在农村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效率比较低,没有展现出充足的学习动力,这样也就不能有效进入到学习中。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努力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时期,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透彻的见解,学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厌烦的学习心态,一旦出现这种心理状况,学生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也会越来越高。数学课程也是这样的,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时也应该注重对课本进行拓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圆》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不同形状的车轮在向前转动时的颠簸情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学生可以在直观形象的帮助下对数学知识产生透彻的见解。
二、以学生为课程中的主体
        在以往的数学知识的讲授中,一些教师在课堂中占据权威性的地位,在全新的教育观念下,教师的教学地位与身份是错误的。在现代化教育环境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以学生为课程中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到一些学习活动中,并且展现出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但不是完全放权给学生,教师还应该发挥组织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身边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件,在学生寻找的过程中,教师发挥出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从而避免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误解。教师运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还能提升学生的观察素养,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和技能。


三、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针对大部分农村中的学生来讲,他们经常会出现自卑或者害羞的心态,这种心态会在教师提问时表现的比较明显,学生很少会配合教师,在不配合的状况下,教师就不能顺利开展数学课程,数学教学就变得非常困难。学生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学习差异,针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时,因为学生在不同的座位上,因此他们观察的角度也会不同。在这样的状况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位置与方向上,观察的事物也会不同,这样可以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且可以被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数学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或者针对某个数学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实践活动课程中,任务是确定起跑线,学生在操场中找到了很多起跑线,完善了对起跑线的认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
五、参与到数学学习的环节中
        参与到数学定义的构建环节中。数学定义的行成一般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与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过程中,教材中给学生讲解定义时并没有阐述定义的形成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定义的构建环节中,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楚数学定义的本质,还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透彻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参与到公式的发现环节。数学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公式,这些都是数学家教学的结晶,展现了深刻的数学思维,现在的课本中只涉及到了公式的结论与推导环节,但是没有带领学生发现数学公式,但是学生对数学公式却有着浓厚的学习性趣。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发现数学公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时,要带领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意识到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师不能按部就班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这样并不能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
        问题在课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应该按照解题的基本步骤。教师给学生提供习题,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从全方位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结语:总之,在数学知识的讲授中,农村小学数学课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教师要不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正国.关于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64.
[2]马月琴.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15):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