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刘祥俊
[导读] 基于此,对提升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刘祥俊
        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梓潼中心小学关坪完小  405425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应用性、实用性以及技术性等多种性质的学科,数学在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其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学习习惯尚未形成,知识积累不够,对于一些较难的逻辑性问题以及实际解决问题会产生疑难,一些学生还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或者厌烦情绪,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这也是需要解决的现象。基于此,对提升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素养;教学分析
引言
        当下教育大纲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核心工作不再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但由于教师对于外界的感知不够准确以及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仍旧没有意识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不是一项数学技能,它是多种品质、能力集中在一起的综合体。具体来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要想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获得终身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自身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如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良好的道德情操等。只有具备这些,学生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使自己有效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这些品质与能力等各元素的综合,实际上就是数学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的现状
        关于目前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的问题,教师可以分别从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来分析。首先是教师方面,部分数学教师喜欢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公式讲解步骤不够详细,公式的得出不应该是直接给出让学生背诵,而是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得出公式并进行真正的理解,这样才能学会应用这个公式,提升数学成绩。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设计更多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其次是学生方面,小学生的定力和耐力较差、贪玩好动,教师要依据这个性格特征为其制订合理并科学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应该对于学生过度地批评和指责,应该以妈妈般的关怀、教师般的严谨、同学般的沟通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逐渐改变学生不喜欢数学的问题。
三、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游戏教学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意味着趣味,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将学生在课外常玩的游戏搬到数学课堂中来。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需要进行一定的改编,或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新的游戏,不管是改编还是重新设计,都需要顺应课堂教学,发挥出游戏应有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一)”的教学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需要认识东、南、西、北等方位,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采用与方位有关的游戏进行了教学。具体来说,在游戏中,老师会给出一幅简单的地图,地图上会有一些建筑物,比如学校、超市、医院等,学生需要“看图指路”。在游戏开始之后,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起点和终点,学生需要迅速辨认,并用最简练的语言进行道路描述。这样的游戏既能增加学生对方位的认识,又能提升他们的思考速度与反应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游戏,给数学课堂增添更多的欢声笑语。
        (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也很少进行独立思考,这是当下小学教师普遍面临的挑战。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教师要建立起完整的教学体系,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探索合适的途径,学会肯定学生,为学生建立起一定的自信心,灵活采用各种可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教学方程时,教师要建立起基本方程模型,讲解如何简单地解方程,而后设计一些问题让小学生分组讨论。
        (三)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将学生摆在首要位置,一切以学生为根本,一切的教学均要围绕学生。一直以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既以自己为主导,又以自己为主体,将自己认为对学生有用的知识传授给他们,使用自以为他们能理解、能接受的教学方式,没有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若是不及时更新这样的教育理念,很难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师首先要明确师生各自的角色定位,认识到自己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主导者应当围绕主体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各自摆正位置,数学核心素养才有可能“落地生根”。其次,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不同,这些不同表现在各个方面。教师要想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必须做到对他们深入了解,这其中包括学生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学习需求等。最后,教师要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必须知道社会对现代化人才有哪些要求,只有这样,才知道如何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扎实基础并锻炼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严肃刻板,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且高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同时教师要时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力争让学生的成绩与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全方位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昌萍.基于数学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9(08):9.
[2]宗芝岑.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的基本路径[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7):97+99.
[3]陈为兵.建构小学数学动态课堂提高学生学科素养[J].考试周刊,2019(53):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