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陆鉴勇
[导读]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知识的时候,仍旧选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单纯的理论讲解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
        陆鉴勇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那隆镇中安六曹分校  535414
        摘要:目前,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知识的时候,仍旧选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单纯的理论讲解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但是,就数学方面的学习来说,将生活情境融入到学习过程当中,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也能够通过数学思维及时解决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能使学生快速地理解数学课上所学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小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需要做好学习兴趣的启蒙,数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相较其他学科会较难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能通过有效的手段帮助小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有可能会因为学习数学产生困难,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后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情境教学,有助于借助更为形象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更容易对知识形成具体而深刻的认识。因此,教师在创建情境时,可以从学生经历过的生活小事出发,引导他们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应注意,教学情境应符合客观实际,切忌为了追求形式而强行制造情境。即使是虚拟的情境,也应该与生活中的客观规律及逻辑相符,这样才能切实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师可以利用PPT课件为学生展示一幅图,图中画着一个小男孩早上被闹钟叫醒的场景,这时闹钟是早上七点整。通过创建教学情境,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情境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为接下来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奠基。随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中的小男孩是几点起床的吗?”学生积极回答:“他早上七点整起床。”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通过钟表上的分针和时针得出时间。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快速通过自己积累的生活常识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二、创设游戏化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建构主义教育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该充分契合学习者此前的经验以及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促使其更为积极自主地融入学习活动中。

学生喜欢玩游戏,而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深度契合学生的此项特征,将数学问题融合到游戏中,让学生在开放活跃的氛围中探寻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综上,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其兴趣点以及学习所需,并针对性地打造符合其兴趣的游戏化情境,以此来丰富课堂形态,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可能性的大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游戏:分别准备六个不透明的袋子,每个袋子中装四个红球和一个黄球。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获取一个袋子进行游戏,游戏的要求是:1.每个小组成员均需要轮流摸球,在摸完球后记录颜色,在摸后需要将球放回袋内;2.统计好摸到红球和白球的次数,哪个小组先完成就要将数据写在黑板上,而后进行综合汇总,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内容,并引导学生猜测:1.在袋子中,哪种颜色的球更多?2.从袋子中摸出相应的球,是哪种球的可能性更高?在教学游戏的深度引领下,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还可以自主地融入知识探索环节中。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其渗透入社会的各行各业,教育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很多中小学早已安装上了信息多媒体技术,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可以将课内和课外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搜集和整合,对教学有很大帮助。并且多媒体所具有的播放图片、视频等功能,可以很好地用来创设教学情境,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将所要讲的内容为学生展示出来,或者做成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分数”的知识时,这是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一个全新的知识内容,需要数学教师带领学生先做一个了解。这时候数学教师便可以播放一些和分数有关的视频,例如几个小朋友在切西瓜的视频,让学生计算西瓜被分成几份,每个人各吃了多少,让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先有一个了解。然后再播放一些图片,图片上有一些和分数知识有关的题目,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并且在练习过后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讨论,最后由数学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利用多媒体从学生接触知识,到学生练习,再到巩固,一套完整的逻辑思维流程下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不了解到完全掌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教师课堂教学体系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挖掘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加强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力度,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建军.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20(11):106+109.
[2]秦燕玲.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65-66.
[3]李红玉.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