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聂永发
[导读] 众所周知,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教学手段单一。
        聂永发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中学
        摘要:众所周知,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教学手段单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微课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微课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利用微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让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教学中 微课 运用策略 分析
引言
        微课是当前较为成熟的教学手段,利用视频的形式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讲述,能够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初中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同时数学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复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对学习过程形成有效支持,不能引导学生形成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而微课的科学利用能够为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有效支持,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微课进行科学设计和制作,准确掌握使用时机,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数学课堂知识点非常零碎。将微课应用于数学教学,能在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将数学原理与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相结合,降低原理的枯燥性,增强趣味性。学生乐于发现和感受数学课堂的有趣。这种眼、脑、手、口共同受到的感官刺激有利于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在教学“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用微课化静为动,让学生看到直线相交、平行、相离,根据位置关系让直线动起来,还可以让学生分类了解一些直线型物体、斜线型物体,并做练习。教师可出题,让学生举手回答两条直线是相交还是相离,给予答对者鼓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使其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教师也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的美,为其以后学习平移和轴对称打下基础,使学生将学到的有关图形的知识点从点到线、到面,连成网络,形成系统化思维。


二、创设情境课堂
        很大程度上微课与多媒体是不同的,但是又有相似点,因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都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课堂.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感受问题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情境课堂的创设很好地将一些抽象的内容更加实际地展现出来,利于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思考和学习.教师在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时,要考虑到实际的开展效果,侧重的方面和内容,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上举的兰州拉面例子,将两面条捏合拉伸三次后是多少根,n次后是多少根面条这些内容,许多学生并不能理解,教师可做准备一个简短的视频,使学生了解例子的含义,在观察经过n次捏合的拉面比头发丝还细时,告诉学生这就是乘方的魅力.此时,学生融入到了教学情景之中,对于乘方这一知识点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三、在重难点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利用,能够为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学提供有效支持,实现教学效果提升。微课能够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科学提取,并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知识传授,提升学生的专注度,能够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形成有效掌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利用微课对相关定理、公式的推导和使用过程进行科学呈现,使学生能够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能够对重难点知识形成较好的掌握,转变传统以知识直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形成对知识的高效掌握。例如在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具体地理解知识,可以设计一个微课视频,把基本函数图象y=x2、y=2x2、y=2x2+1、y=2x2+x+1展示出来,再通过动画把所有图象结合到一个坐标系当中.这样能够让学生从这些相似函数中理解函数图象的变化,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情况,从而学习掌握函数图象和性质.这样通过微课视频的教学方式,能够更清晰地把知识点展现出来,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程度.
四、用微课堂的线下回顾帮助学生记牢知识
        微课堂有“线下回顾”的功能。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学生不能消化、吸收,他们就可以进入线下课堂,自己复习。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可在微课堂中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比如,在“有理数”这一章节,教师利用PPT讲解了数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课堂结束后完成数的分类练习。这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学过的内容。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他们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区分习题的难度,不能超过微课所讲内容的范围。这样,学生在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就能再次通过微课学习,将课上和课下、学校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结束语
        新课标改革非常注重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知识讲解的融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地开发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资源信息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微课适应了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以生为本,核心是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丰富自身教学手段,更好地挖掘微课的教学价值,从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更好的进行,满足现代化高质量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世誉.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运用中的优势[J].现代交际,2020(06):163-164.
[2]王晓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9,17(31):134+136.
[3]赖志付.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2):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