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彭光圣
[导读]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所代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彭光圣
        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中心小学 433126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所代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作为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途径,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促使他们去发现新事物、总结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在成长的过程中去解决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去研究和解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关系到学生成长新课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方式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思维深邃、逻辑严谨的科学。一个数学问题,既有数学结构,又有逻辑语言结构。因此,学生在上数学课,尤其是在解诀数学问题时包含着复杂的心智活动,如联想、分析、分类、想象、选择作计划、预测、推论、心算、估算、检验和评价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安排适当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理解问题和形成多渠道的发散思维。亦即要善于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常规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而非仅仅是通过感官学习,引得学生多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探索问题的结论,而非一味模仿或机械记忆;要善于应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鲜事例,将学生引向自己探索发现的道路,而非完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
        合作交流学习方式是近几年在国内外教学中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学会合作和交流也是现代社会人才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经常给学生组织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学会倾听别人发表意见的好习惯。另外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逐步意识到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合作的重要性,没有合作就可能失败,没有合作,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发展也将受到最大的限制。但是在现阶段,这种学习的方式,还往往流于形式,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在课堂中营造利于创新的环境,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这就是“思想”的开端,意识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前提,有了思想才能拥有意识,也才能有新见解,泛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课为准绳,一切继承先哲毫无创新,国家就得不到发展。爱因斯坦认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这就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和所教知识的不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我在教学,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儿童乐园”时,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和简单的梳理,就能得到一些数学信息,再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就会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样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逐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就是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良好开端。从而把提问的机会还给学生,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更多提问的机会,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会积极思考,乐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分享他们的感受。这也是他们创新意识的一部分。
2.2创设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熟悉的活动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将抽象的数学理论转化为形象的数学游戏,从感官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去学习。例如,在讲小学六年级“余数的除法”的一堂课时,首先,教师观察到,学生们在课余踢毽子的时候,总是五六个人围成一个圈,然后类似于接力赛,右边的同学踢给左边的同学,一个接一下地踢下去。于是,教师在班里组织了这样一个活动:班里有43名同学,如果玩踢毽子,八个人一组,问能分成几个组?剩下几个同学?学生们开始有的用笔算,有的直接站起来数,在之后的发言中同学们陈述了不同的分组方式,教师接着问:“那么,总共需要几个毽子呢?”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的说需要5个,有的说需要6个,然后让有争议的同学说明自己理由。整节课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踊跃。教师利用学生好玩的心理特征,将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活动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使得所有的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学到新知识。另外,也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情境,将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中,学生在游戏中大脑时刻处于兴奋状态,对于知识的领悟能力也较于平时更强。
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人们越来越关心和关注素质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已势在必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摆正思想,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刘丽.小学数学教学浅析「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九)[C].2017.
[2]杨志军.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九)[C].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