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马芝欣
[导读] 突破传统的复习方式对学生造成的束缚。这也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
        马芝欣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小学 810000
        摘要:小学数学复习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打下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从而也能够更好的做到温故而知新,并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也给小学数学复习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更多的教师都在积极寻找更加适合同学们进行数学复习的方法,保证同学们能够打下扎实的基础,突破传统的复习方式对学生造成的束缚。这也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策略;思维导图
引言
        数学这一学科,不但具备系统性强的特点,整体的逻辑性还十分强,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必须要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类,保证知识结构的严谨性,进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掌握数学知识。
一、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总结
        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以教材的章节作为依据,进而进行相应的讲解,先引导学生对基础的知识进行掌握,再引导学生对复杂知识的学习。但是,就小学阶段而言,不论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是总结能力,均相对较弱,因此,在进行实际复习的过程中,仅通过自主复习的方式根本无法使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掌握。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充分的培养,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将某一知识点作为实际的切入方向,进而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举例来讲,教师在对“圆”这一知识点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将电子课件利用进来,并且将“圆”这一关键词展示出来,与此同时,采取动态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圆形,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在看到圆时,会想到什么呢?”“同学们知道圆具体有哪些特点吗?”等,让学生进行回顾思考,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的方式,使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最后将圆的思维导图绘制出来。在思维导图中,不但有圆的定义和概念,还有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点,进而使学生全面的掌握圆的知识点。不仅如此,教师在进行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以数学的实际应用作为主要的出发点,进而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对生活中与圆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比如:“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圆形花坛的周长怎么求?”等等,要求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应用进来,进而对实际的问题进行解答。
二、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首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帮助学生打好复习基础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去进行复习,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做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并且在总结的过程中,明确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能够学会掌握和归纳知识规律,形成正确的知识判断。

小学高段的学生基本上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其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提高,学习行为的目的性还有自控性也比较强,所以,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复习阶段的数学自主复习能力也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的自己的引导作用,而不是自己主导课堂。但是这样的课堂也不要安排的太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安排。因为有可能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复习阶段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每一次都会达到一定的复习目的,对学生进行自主复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是需要慢慢进行培养的。然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调动起学生的复习热情以及复习的积极性,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请同学们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对复习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不是忽视这项工作,并且传授同学们不同的复习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地的参与到知识的总结和探究中去。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以及自信心。
三、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知识反馈
        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分析,使更多的学生明确自身在复习阶段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有漏洞,进一步的提高复习的质量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的综合的管理,做好知识的梳理工作。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首先知道自己要“复习什么”,然后才是学会“怎么复习”。首先要构建一个知识网络,然后各个知识点汇聚到一起,思维有条理了,知识才能够内熟于心,才不会出现题目稍加改动,就不会解答的情况了。就能够更好的做到活学活用。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习题的练习,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检测和实践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意识到自己的弱项在哪里,从而及时的反馈给老师,老师也能够针对大多数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四、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和强化训练
        在复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查漏补缺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它需要教师认真地把握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缺”和“漏”,在复习课中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补足缺漏。摸清“常见的错误”和“缺漏”,让学生平时多摘记考试和作业中的主要问题,并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在复习课前,教师应该先把握具体的教学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延伸和拓展,杜绝怪题或者偏题,题量应保持适中。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反复训练和讲解。结合学生的薄弱环节,提供相应的拓展训练和变式训练,为他们复习知识找到恰当的方法,切实提升他们的复习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使学生的复习效率得到全面的提高,教师就要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使学生在进行知识点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达到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效果,最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麦惠芳.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有效应用[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论文集(七).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90-91.
[2]张玉娟.教师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梳理教学的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12):89.
[3]安德龙.小议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策略[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