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沈继坤
[导读] 语文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呢?本文就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沈继坤
        (贵州省兴仁市第三中学,贵州 兴仁562300)
        
        摘要: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是表达情意的工具,这个工具的掌握和运用总是伴随一定的思想,交织着情感,尤其文学作品所展示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生动画面,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会让学生产生欣喜的情感,成为学生喜爱上语文的诱因。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呢?本文就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情感;情感渗透
        一、朗读吟诵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情意盎然的朗读,或使我凝思静想,心驰神往;或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比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诗人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呼唤——寻找——见到”的动人情景,教这首诗时,首先用感情充溢的朗读点燃学生感情的火苗,学生们自然就进入了诗的意境之中。我指导学生们读得抑扬顿挫,情真意切。最后,我在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一步品味诗的意境。于是,周总理的光辉形象,伟大人品,崇高精神,在学生心中竖起了一块丰碑。朗读吟诵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从而为学好这首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意境导入是叩开学生心扉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我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学生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画面,从而将学生导入了艺术的境界,收到了情的感染和熏陶。我们在钻研教材时,要正确把握作者创作的感情。

比如《驿路梨花》小说开头,作者以浓墨重彩描写了故事发生的自然背景,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群山起伏,茫茫苍色的雄伟画卷。通过我富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文中一段写到:“一弯新月升起来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地飘落在我们身上”。在这段文字里抓住关键语句,充分渲染了梨花林诗意般的意境,从视觉触觉多方面去引发学生美的感受。然后,指导学生以抒情的语调朗读这段文字,这样,学生就如置身于幽深恬静的梨花树林之中,获得了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艺术境界,受到了受到了优美意境的熏陶。
        三、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激起学生情感与之共鸣
        我们钻研课文,不仅要弄清楚文章的内容结构中心主题和写作特色,还要理出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激起学生情感与之产生共鸣。比如教《荔枝蜜》这篇文章,可以把课文的情感脉络概括为:一是吃蜜动了情:二是看养蜂大厦时听养蜂员的回答后心不禁一颤;三是沉吟地望着田野的农民。以此来加深理解作者对蜜蜂情感所发生变化的线索认识,形成了我们与学生的情感相互交流。最后“不太喜欢”,我们可以模拟出作者对蜜蜂记一螫之仇态,学生们则会产生压抑不快之感。当教到“爱蜜蜂”时,我们表达出作者对蜜蜂深切敬佩之意,学生们则心潮激荡。这样,师生情感浑然一体,形成融和谐的气氛,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结束语:
        朗读吟诵、意境导入、理清脉络的教学方法,是寓情于文,是诱导学生进入情感教育渗透的最佳境界。从而,获得思想的感染和情感的陶冶,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英文.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1):21.
   [2]王燕.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中),2019(09):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