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敏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陈塘教学点,546102
摘要: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技术可以运用到各方各面中,对于教育领域而言,信息技术出现给很多教学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持,促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语文科目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小学生沟通与表达的启蒙,也是小学生增长见识见闻的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实施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信息技术如何更好地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为重点,结合教学经验探讨语文教学具体策略。
关键字: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教学
前言:
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精力充沛,想象力强并且乐于获取知识。语文科目的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所有科目的基础,只有学好了语文科目,学生才能听懂教师讲解的知识,理解教师的核心意思。因此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下足功夫,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是便捷语文教学的绝佳辅助工具,它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五花八门的丰富资料,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整体变革。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小学语文的教学在我国成立以来就备受重视,拥有绝大多数师资力量的支持和浩如烟海的教学材料。即便如此,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尤其是教育改革之后,旧病之上又添新伤,导致语文教学中问题重重。笔者在此总结了三点主要问题,首先是教师对新课改的要求理解不到位,盲目引导学生。一部分教师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也为了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从而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态,对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的不到位,常常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一些教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就过多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但是这些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导致课堂教学没有成效,本末倒置。其次是教师在“教学相长”中注重形式。“教学相长”这个词源自于千年前的《礼记·学记》,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停留在教学相长的表象,没有深入到关键核心。也就是说表面上看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非常顺畅,师生关系和谐,但是学生并没有开动脑筋去思考,教师也没有认识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第三点是教师不注重课堂氛围,讲解知识刻板乏味。虽然教育改革已经正式实行十余年,但是传统教育模式的余威犹在,一部分教室还在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解知识时也不注重趣味性,课堂氛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就导致教师教授知识事倍功半,学生学起来也毫无动力。
二、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相较于其他教学工具来说,它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其一是信息技术可以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升课堂效率。其二是信息技术可以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不必像以前一样翻阅大量的书籍。其三是信息技术可以支撑教师各个方面的教学任务,无论是“识字”还是“阅读”都可以令教师感到非常便捷。最后是信息技术可以给教师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学习其他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应用
信息技术涵盖的内容非常多,它具有交互性强、操作简单和智能便捷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中的各个方面。
3.1拼音教学应用信息技术
拼音教学是教师在学生低年级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学生分不清前后鼻音或者学生把拼音读音读成了英文字母的读音等现象困扰。还有低年级段的学生由于年纪小,更为贪玩,往往不能静下心来听教师的教学,也不喜欢跟着教师一遍一遍地读,然后一遍一遍地抄写。在拼音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些情况,让学生对学习拼音有兴趣。例如在拼音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小鱼的图片,然后通过让小鱼变换形态,最终变成拼音ü。这种变换形态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并且ü的读音也和鱼相似,学生可以快速记忆。还有一些教师因为口音问题,致使自己读拼音都不清晰,更遑论教会学生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检索拼音的规范读音,再一遍一遍播放给学生。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拼音教学中可以有效让学生快速记住声母与韵母的样子,区分它们的读音,并且提高普通话能力。
3.2识字教学应用信息技术
从仓颉造字以来,中华文化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之久,流传下来的文字已经达到数十万个之多。其中既有笔画简单,组词简单的汉字。如:一,也有笔画复杂,组词量少的汉字,如:龘,而汉字又有多个分类,甚至还有多音字。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识字量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小学生在毕业之前的识字量在3000个以上,并且2500个以上会书写。繁复的汉字和极重的识字任务不仅给了学生非常大的压力,同时也让教师倍感头痛。信息技术可以给予教师和学生极大的帮助。例如小学生在学习象形字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物体的简笔画或者利用PS等工具画出来,然后将这些物体变换形态,最终成为汉字的样子。“日”字的教学就可以利用这个方法。网络上还有一些字谜或者顺口溜,这些都可以帮助教师简便教学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出”字时,网络上就有“山山相叠真壮观”的字谜。教师可以将这个字谜教会给学生,这样学生在遗忘“出”字怎么书写时,就可以想到是两个“山”字相连。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识字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力,缩短教学周期,提高教学效率。
3.3阅读教学应用信息技术
阅读不仅对于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对于人的一生都有所帮助。世界文化传承了数千年,其中文化大家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数不胜数,小学生阅读这些书籍可以增长见识见闻,了解历史,加大识字量,提高写作能力,陶冶情操。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课文《狐假虎威》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狐假虎威的动画片给学生播放。动画片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影视资料,可爱的人物造型与有趣的人物语言都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没有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产生兴趣。有些课文并没有影视资料,教师也可以搜索相关图片,配上适当的音乐,视觉与听觉的刺激可以让学生们快速理解作者情感。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想象力,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写作情感。
结语: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价值,可谓是“雪中送炭提质量,锦上添花增实效”。它将声、光、电融为一体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尹玲丽.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写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01):99.
[2]吴江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作用、问题与策略探析[J].教师,2016,(2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