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万继珍
[导读] 为了 转变这样的局面,就需要教师结合以往教学实践经验,进一步提 高课内外阅读衔接性,要采取有效策略应对课内外衔接不佳情况, 促使课外阅读能够产生良好效果。
        万继珍
        重庆市梁平区龙门镇中心学校 405215
        摘要: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 外阅读活动是目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任务之一,但是,课内外 的阅读还是没有实现良好衔接,这样就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 课外阅读成为鸡肋,甚至还会对平时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为了 转变这样的局面,就需要教师结合以往教学实践经验,进一步提 高课内外阅读衔接性,要采取有效策略应对课内外衔接不佳情况, 促使课外阅读能够产生良好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课内外阅读 衔接策略 探究
引言
        时代的不断发展,促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教学 方法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 力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而阅读教学的开展也 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低年级小 学生而言,单纯依靠课内阅读教学并不能有效促进其阅 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将阅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 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持续 提高。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 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意义
        小学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初期阶段,是心智成长的起 步阶段,也是审美标准确立的开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除了传授学生知识,还要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方式拓宽学 生的视野,突破课堂教学的壁垒,让学生在更为广袤的 天空中飞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也早已超越了对技能的要求层面,上升到了德才兼备的 水平。于是,语文教学也顺应时代的要求,从传授知识、 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等传统要求跨越 到人格塑造、审美培养的阶段。衔接课内外阅读就能很 好地满足这种需求,完成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让学生 养成对这个世界更立体、更科学的认识。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
        (一)整合课堂内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的和谐发展能够有效促 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养。而创设有益的课外阅读环境,对培养学生良好阅 读习惯有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把握课内外阅读的衔 接点,有效挖掘学生的自主阅读欲望。比如: 除进行课内阅读有效指导外,对课外阅读 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首先,一日之计在于晨,给予 学生晨读二十分钟的空间。每天早晨 8 点- 8 点 20 为晨读时间,由学生自主展开阅读。其次,午读二十 分钟,每天午饭后的时间学生自主安排阅读,至少二 十分钟的阅读时间有效丰富阅历。晚读三十分钟,作 为课外作业安排,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至少三十分钟的 自主阅读。最后,在学校内安排每周一课的“同读一 本书”活动,由学生对一周内所阅读的书籍进行自主 交流,交流阅读心得体会,还可以向同学推荐好书。 通过指导学生长时间坚持课内外阅读计划,从而有效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此同时,在课内阅读中 渗透课外自主阅读的意识,在课外阅读中学会摘抄、 赏析等,将课内阅读技巧学以致用。通过课内外阅读 时间和 空 间 的 有 效 衔 接,促进小学生阅读欲望的培养。


        (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
        想要让低年级小学生的课内与课外阅读很好地衔接 起来,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这 是实现课内外阅读合理衔接的前提,也是关键。以《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 以指导学生阅读《犟龟》《爱心树》等课外阅读材料,这 些文章均属于童话故事,而且故事结构也与《小蝌蚪找 妈妈》相似,能够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这类故 事结构有较深刻的印象,日后在阅读这类文章时学生也 能较快理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找啊找啊找青 蛙》《怕变青蛙的蝌蚪》《岩石上的小蝌蚪》等故事。 这些故事都是以小蝌蚪为主角,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课外 故事,能够对小蝌蚪的特点、外形、变化等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实现课内外衔接的同时,也能对《小蝌蚪找 妈妈》这篇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组织主题活动
         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对于当前语文教师而言,需 要组织主题活动,促使学生可以爱上阅读,例如,设置主题有志者 事竟成,给学生推荐霍金的故事或者张海迪的故事。另外,如果主 题是走进长征,推荐学生阅读《丰碑》以及《金色的鱼钩》等文章, 除此之外,在体味亲情的主题之下,可以让孩子读《爸爸的左眼》, 除此之外,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可以举办演讲会或者是辩论 赛等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辩论或者是演讲,进而激发学 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为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确立一个评价体系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衔接效果的方法进一步促进课内 外阅读衔接的改善。比如,在学生分享了自主选择的课外阅读内容之后,教师应针对学生所选内容提出问题, 比如“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或者“你为什么喜欢这句 诗”等。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于文字以及其背后 意义的掌握情况,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心智 的成长状态。比如,在学生分享了“温酒斩华雄”这一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后,教师可以询问他为什么 选择分享这一段。学生可能会回答他钦佩关羽的武力, 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敌人。教师在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 之后,可以跟学生分享深一层的意义,比如告诉学生关 羽不仅武功盖世,他在众将接连被华雄斩于马下的时候, 勇敢地站了出来,这体现了关羽拥有莫大的勇气及自信。 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意识到人物的优点, 进而向其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借由这段剧情,传授 给学生侧面描写的写作技巧。《三国演义》原文并没有 写关羽如何将华雄斩杀,而是借由营中的一杯温酒来体 现关羽的武功高强。在温酒尚未冷却的短时间内,关羽 就提着华雄的人头回到营中,这和之前众将有去无回的 结果形成鲜明对比,以此给读者充足的想象空间,关羽 武功高强这一事实更加牢固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中心环节,同时是实 现文化传承以及实现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良好阅 读习惯,往往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课内和课外阅读良好衔接, 才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促使 学生可以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中,课内是基础,课外是扩 展和延伸,将课内课外相互结合,可以促使学生知识面更全、更宽, 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谢燕华.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探索[J].华夏教师,2020(16):46-47.
[2]周新民.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83.
[3]董晓翠.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分析[J].教育观察,2019,8(42):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