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感与知性展开写作的翅膀——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无缝对接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吕宏岩
[导读] 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写作素养的关键。
        吕宏岩
        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  辽宁 黑山  121400
        
        
        
        摘要: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写作素养的关键。但是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低,对语文写作的学习没有兴趣。而在提升阅读能力这方面,书本无疑是最方便和快捷的通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应该多看多写,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能够掌握语感,变得更加知性,也就更容易理解课文,最终可以将这些学到的知识和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关键词:语感;知性;小学语文;阅读;写作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实现对写作知识的积累,培养自身的语感,增强写作能力。语文阅读要实现与写作的无缝对接,则要着重于从基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要的是学生从基本的阅读知识储备到掌握技巧进行阅读实践,让学生熟悉他人经典中的写作手法,培养语感,并在这一过程中让自己变得知性。因此教学需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达到让学生知道语文阅读和写作并不复杂,而是具有独特魅力的,避免学生因阅读困难而退却。而怎样实现阅读学习和写作的无缝衔接,就是当前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值得教师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通过教材的阅读培育写作兴趣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如果有着兴趣加持则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此教师首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书上的一些知识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如《海上日出》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关于海上日出的图片,将这些图片保存或者打印,以备后面教学使用[1]。然后在课堂讲解《海上日出》这一课,不需要学生在听课后就全部理解,只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认识。此时再拿出打印好的关于海上日出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对于海边、日出的印象等描绘出来,如果学生不能够直接将自己看到的所有内容写出来,教师则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有奖抢答,奖励可以是一支笔,一块橡皮擦等等。如,在收看完后,教师配合自己的打印的截图提问“我国海域海位于我国东方还是西方”,学生自然而然回答“东方”,然后继续提问“举出海洋的物产和风景”,学生除了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同时还不难想起三年级时学习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珊瑚和四脚朝天的海龟,伴随这种循序渐进的课堂互动中,学生积极的思考,回答,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有利于后续的写作。


        二、利用读写结合进行写作技巧学习
        写作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需要开展写作的技巧教学。小学生开始作文写作的前提是小学生对学习的文章和知识具有灵活的运用能力,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就需要小学生能够有敏捷的思维和相应的语言描绘能力。小学生在他们小学三年级时就有了写一段小作文的能力,教师需要做的是对他们描绘文章重点的能力进行优化,增加对文章中人物、动物神态等细节的刻画,这是小学生中所欠缺的细节描写[2]。为了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可以开展写作能力的针对教学,如在学习完《乡下人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学习的课文的知识,在课堂上描述对乡下的看法和自己接触的农民的印象,让学生自行举手发言,畅所欲言,老师可以在这期间教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如课文中的并列手法,“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然后让学生掌握用一定的写作手法描绘自己身边的事物,并在课后以此写一篇关于《乡下人家》读后感的作文,将教学和学生的课后作业结合,有利于学生的课后语文习作学习,增强学生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从而实现读写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能力。
        三、通过课外课内阅读增加写作储备
        课外阅读是一种通过闲暇时间的阅读激发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有针对性和带有目的性的给小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同时营造出相对宽松自由的课后阅读环境,以便让小学生在课后和休息时间进行阅读。为此,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需求出发,推荐它们感兴趣的经典名著,如《鲁滨逊漂流记》。这类书籍满足了学生冒险心理的同时还有着丰富的求生知识以及精彩的人物内心描写和细节刻画。让小学生就这类经典书籍展开阅读,既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也在无形中塑造他们的三观,最终所阅读的知识,可以转化为写作的素材,达到提升语文写作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一个捷径。与此同时,让学生摘抄一些“有意思”的素材,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结语:
        为了实现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无缝衔接,增强学生的语感,使得学生的写作更为知性,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坚持阅读和写作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握小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促进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陶子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措施[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33.
        [2]焦瑛.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探讨[J].才智,2020(16):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