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丽君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二附属小学 518000
摘 要: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不仅包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也蕴含了诸多伦理道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对语文学科作用的充分利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为学生后续更好地生活、学习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现状,提出几点有效的渗透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人员更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通过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可知,很多学生都存在性格、行为以及情绪偏激的问题。由此可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各学校应该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上日程,要在各学科中不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富含人文精神的语文学科教学,应对自身教育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首当其冲。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该学科可以说是一座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宝库,是上千年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宝藏,其中就包括他们闪闪发光的高尚情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目标,使得学生感受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魅力,并在其中吸收到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为学生形成正确三观,以及完善人格提供保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目前,各学校已将心理健康教育提上日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1]。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对“渗透”的理解并不透彻,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过多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
其二,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时,有一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时,语文教师作为操作主体,其自身的素质修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效果也有一定影响作用。基于此,也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在不断提升自身教育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对自身素质进行提升,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以此确保能够从精神与行动两方面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多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师除了要对自身素质进行不断提升外,还需要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此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真正地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融合。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在对其心理健康情况有一个充分掌握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进行有效渗透,以此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小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篇文章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将文本中“我”的糗样先讲给学生听,然后询问学生的看法,有的学生笑话“我”,有的学生鼓励“我”,据此语文教师能够掌握学生们心理情况,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保障[3]。同时,语文教师询问学生,是否想要知道“我”后来是怎么做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解文章的同时,针对嘲笑“我”的学生,要给予引导,并告知正确做法等,进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无形中融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2、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即使是心理健康的人,也会在某一瞬间出现消极心理体验。因此,即使是活蹦乱跳的小学生,也会出现瞬间的失落等不良情绪,这时他们可能需要一个宣泄口,避免这种不良情绪堆积,最终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基于此,也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注重这一问题,要在实际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自我调整的方法。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小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父母在家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课文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以此排解学生心中父母对其施加学习等压力的烦躁感,使得学生得到一定成长。
3、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教材文本内容找到自身的影子,并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得学生能够得到不断完善,以此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小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 掌声》这篇文章教学时,语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遇到别人困难等问题时是如何做的,然后让学生对自身的做法进行自评和互评,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推动学生更好成长[4]。
结束语:
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其实并不止上述所提到的这几种,更多的渗透方式还需要各位语文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不断探索,以此确保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与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融合,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得到真正解决。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耗时长、任务重的教育工作,需要语文教师能够有充足的耐心,以此促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实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志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策略[J]. 知识窗(教师版),2020,(10):7.
[2]张匀.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课外语文,2020,(30):36-37.
[3]江振珍.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 文理导航(下旬),2020,(11):56-57.
[4]徐立婷.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 大众心理学,2020,(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