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王金梅
[导读]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的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十分关注,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王金梅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三中学   10086

        摘 要: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的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十分关注,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然而长时间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严重影响。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抵御西方文化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能够加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文章结合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此展开探究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初中语文;结合;渗透

        中华民族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沉淀,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智慧和精神财富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是每一个人的使命。我国教育规划曾经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必要要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初中语文教学经过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眼界,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精髓的带领下塑造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他们的前途能够铺垫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都能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进行。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够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1]。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中学生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想要传统文化在初中学生当中传播,就要先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先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优点,学生理解了传统文化的意义之后,在潜意识中就会认可传统文化,并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语文学习能力进行提升的基础上还能够培养起优秀的语文素养。
二、现如今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重视意识
        教师作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引路人,在日常教学任务当中要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完美的把握,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缺乏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在教学中过度重视教材内容,忽视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使学生对语文课堂失去了兴趣,一部分学生开始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抵触的消极心态,最终使得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2]。
(二)传统文化渗入课堂的方式不科学
        在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中,教师也经常将传统文化毫无目的、毫无规律的进行融入,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传统文化无法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应用,最终导致学生不仅对传统文化提不起兴趣,同时还丧失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终使传统文化的渗透过程只停留在表面形式,教学进展一直都不顺利。
三、将传统文化渗入到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选择传统文化的加入程度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能急于求成,这种渗透工作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3]。在初中语文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不能盲目的教学传统文化,要考虑清楚学生对文化内容是否接受。

除此之外,也要根据相同的原则来挑选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要在初中生的理解范围之内,来选择符合他们特征的文化内容,来保证学生能够对知识完全吸收。只有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完美地镶嵌在语文教学当中,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心中对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二)对初中生进行结合生活实际的传统文化熏陶
        初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离传统文化最近的部分就是古诗词,教师要充分把握此方面的教学,逐渐让学生去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去接触传统文化。初中生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学习,对于诗歌方面也有了基础的把握,因此教师要在基础知识教学上加入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体验。例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龟虽寿》古诗词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像《古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来让学生通过全新的方式来学习古诗词,同时,还可以参考节目中的竞赛环节,在实际教学环境中进行模仿。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被调动起来,在学生学习兴趣正高昂的时候引入《龟虽寿》的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作者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体会到诗词当中蕴含的情感。通过节目以及诗词内涵的熏陶,最终使学习效果更明显。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新课程改革后对于语文教师的要求之一就是,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进行不断地创新,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只是单一的对知识进行灌输,课堂上的气氛十分压抑,学生对任何内容都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在其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了。同时时代在不断发展,科技也在飞速进步,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教学。例如: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可以先通过网络视频来查找其他传统文化融入成功的案例,在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入游戏教学、创造情境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个欢快的氛围内学习,最终使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更佳显著。
(四)树立课堂榜样,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更具有主动性
        要想知道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程度,教师的职业素养是重点考察对象。教师的自身文化底蕴也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学习来完善的,在教学中教师不断为自己补充知识,也是为学生在树立优秀的榜样。例如: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使至塞上》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光要对教材内容熟练把握,同时还要对文中包含的文化内容进行了解,并且要能够在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中灵活应用,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中所了解到的不光是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够了解文章作者孤独、愤懑之情。通过《使至塞上》的学习,学生会对老师丰厚的文学功底产生敬佩之情,从而以教师为榜样,加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加强了初中生的语文文化素养,同时也让他们形成了正确的三观,对于他们未来的语文学习之路也铺垫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在语文不断的学习道路上也会对传统文化进行不断的发掘和探索,最终主动地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石淑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0(34):145-146.
[2]张静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分析——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20(91):22-23.
[3]周秋莲.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0(31):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