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严清
[导读] 指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他们的学习以及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兴趣是催使学生主动阅读的内在动力,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高低决定了他们能否坚持将阅读的行为进行到底。
        严清
        (江西省宜春市翰林学校,江西 宜春336000)
        摘要:指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他们的学习以及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兴趣是催使学生主动阅读的内在动力,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高低决定了他们能否坚持将阅读的行为进行到底。因而在小学语文指导中应把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使得课外阅读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重要帮手。那么作为教师就要抓住课堂指导的机会激起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欲望,渗透正确阅读的方法,开展多类型的成果展示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毅力与恒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让小学生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兴趣爱好,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整体素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具有课外阅读兴趣的小学生占少数,大多还处于比较贪玩的年纪,有些学生则是被课外辅导班占据了所有的时间,没有空余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外阅读上。那么既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又不给学生增加负担的前提下,需要教师进行综合的考量,运用恰当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阅读欲望,指导学生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增强他们的课外阅读意识。
        一、了解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在实施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之前,先了解他们是否有过课外阅读的行为,对此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是讨厌、喜欢还是无所谓,清楚地知道他们喜欢阅读哪一类的书籍,是小说、科幻还是文学作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有关课外阅读的问卷调查,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汇总成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有效的培养策略,为学生推荐适合的书籍。例如在面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时,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了课外阅读的行为,可以自主地利用课余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有故事、有散文、有经典名著等,在指导的过程中则让他们按照自己以往的节奏去进行,简单地讲述一些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帮助他们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让他们从课外阅读中积累有价值的内容。有些学生则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可以了解他们想要知道哪方面的知识,为他们推荐相关的书籍,包含科技、各类故事等,逐步地透过情节曲折或者带有神秘色彩的书籍,引起他们的阅读欲望,改变他们的态度。有些学生则有课外阅读的兴趣,没有明确的目标,随机而行,组织他们分阶段阅读,每个阶段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合理地制定阅读计划,规范他们的课外阅读行径。
        二、借助课内点燃课外阅读之火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独立列出来的,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很多不解。在激活他们课外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巧妙地应用学生的不解,引导他们将课内外结合起来,让他们从课内解读拓展到课外阅读中,使他们能够获得比较全面的知识,这样既能解除他们在课堂上所产生的疑惑,又能促使他们产生课外阅读的行为,进而逐步地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部编版四年级《蝙蝠和雷达》,这是一篇科普类的文章。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许多科普类的资料都能被准确地找到。利用课前搜集仿生学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多种举例,对课文进行有效的补充,让学生了解不同事物之间的隐秘联系,扩大他们的认知,使得他们的了解不局限于文章中的几个案例,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资料,告诉学生阅读科技材料的方法,提醒他们多到图书室、书店去转一转,搜罗同领域内的杂志、书刊等。

安排他们将从课外阅读中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同伴之间相互传阅和讲述,稽核不同学生所搜集的资料,有效地拓展了他们的认知空间,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了解更多科学相关信息的兴趣。
        三、发挥班级群体的连带效应
        小学生有一种跟风的心理,别人在干什么自己也要做同样的事情,他们圈层的“潮流”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一个班级里,如果一个学生发现了有意思的书籍,推荐给同桌时,两人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引起其他人的好奇心,慢慢地会扩散到整个班集体中,使所有的学生都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了好奇心,即使有些学生表现得不够主动,他们内心也渴望了解真相。那么在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时,可借助这一特点,构建群体阅读的活动,发挥榜样阅读的作用,激起全体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这样可以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比如在班级内找准一位领头的学生,利用这个学生的领头作用去感化和引领所有的学生,将良好的课外阅读范围建立起来,提供给学生自由交流的空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讲述自身的课外所得,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以他们满足的神情去感染更多的同学,进而形成共同享受读书乐趣的环境,让他们阅读更多的书籍、找到更多的快乐。比如展示由课外阅读行为且认真做摘录的学生的笔记本,随机选取一段摘录,请这位学生讲述从哪本书或者哪篇文章中看到的,在全体师生面前大声的朗读并讲述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同时安排他来负责班级的板报内容,每天变换不同的文章片段,询问其他学生是否有意愿参与这样的活动,给予学生平等的展示机会,从而带动所有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
        四、家校携手成为学生的陪读者
        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全方位优质的阅读环境,家长和教师共同成为学生的最佳陪读者。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阅读一些书籍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不理解的地方,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为他们答疑解惑,在学校可以询问老师,在家庭可以询问家长,这样才能保持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将这种行为永久地进行下去。比如每周进行一次亲子阅读的活动,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亦或者一篇文章,相互分享阅读后的感受,共同讨论文中的观点或者所描述事物的特征,提醒学生将讨论的内容记录下来,利用语文课堂的时间了解亲子阅读的情况,教授给他们一些正确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站在多个角度去解析文章,从而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同时也邀请坚持亲子阅读行为的家长和学生共同分享经历,为其他学生和家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之间相互探讨正确陪孩子阅读的方式。在有了家长的参与后,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得到父母的陪伴,陷入到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进而产生将阅读持续下去的决心。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博览群书,引导他们使用恰当的阅读方式吸收名家名篇中的精华,不仅能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总之,小学生产生了课外阅读兴趣后,并能主动地搜索想要阅读的书籍,努力寻求阅读的机会,从阅读中获得满足,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因而在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且不断探索有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措施,了解学生的阅读态度、行为等,灵活地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读好书,不断地扩充他们的知识储备,让他们从大量高质量的阅读中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应智.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措施[J].当代教研论丛,2020(09).
        [2]张丽.刍议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05).
        [3]怀秀书.解读如何培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