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李伟
[导读] 初中语文的课程告别了小学语文课程的单一模式,也没有高中年级语文课程面临高考的局促,更好地体现了文化韵味和可读性,是学生时代学习语文的最佳课程。
        李伟
        清原满族自治县夏家堡镇初级中学  113300

        摘要:初中语文的课程告别了小学语文课程的单一模式,也没有高中年级语文课程面临高考的局促,更好地体现了文化韵味和可读性,是学生时代学习语文的最佳课程。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问题的意识激发和培养,能让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发现和思考问题,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培养问题意识;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及课堂教学提倡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培养,问题意识也是学生为主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重视的不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精神,课堂上看不到学生提出质疑和问题,老师处于没有“惑”可解的状态。鉴于此,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就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希望为广大初中语文老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 初中生学习语文时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依靠语文教材,在过去的教学方式里,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只管听课,并且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课的老师大多数是主观式的教学方式,当出现一些问题时不能判断后者的对错,这就导致了学生没什么问题可提问。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看当他们面对老师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紧张或害怕的心理情绪,所以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还有的学生担心自己提出疑问会被老师以及学生嘲笑。此外,老师担任了很多教学任务,下了这堂课又要马不停蹄赶去上另一班级的课,使得课堂教学时间不长,不能有充足的时间仔细认真的回答学生的疑问,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留出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因此也不愿意耽误老师的时间和课程,即使有问题也放到了心里不讲出来,使得他们心理的负担越来越重[1]。
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能提出问题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体,运用语文课本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强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和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下取得不断的进步。
        (一)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尊重学生的问题
        老师要放弃过去那些师道和尊严,按照新课改提倡的建立新式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相互讨论和学习,鼓励他们要敢于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质疑,并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与他们互动交流打成一片,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都会经过了自己的思考才提出来的,但由于师生之间的知识厚度有很大差距,老师一般会认为这些问题有点稚嫩和不全面,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作一些简单的解释,不会给予太多的重视,实际上这是间接地否定了学生学习的成果,无助于学生对于问题意识的提升[2]。因此,老师要克服这样的轻视心理,积极进行引导,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质疑或问题,并且要鼓励他们进行思维上的多样性和发散性思考,进而让他们多多阐述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出来精彩的语文课件,以此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文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学习热情高涨,身心愉快放松,更好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去。一个内容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语文课件,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也就更愿意主动地进行思考,促进他们的问题意识的提升,也就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创新性思维是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老师要运用延迟评价的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在评价学生作业前,要引导他们开始发散性思维的思考,让他们提出新颖立意和与众不同的答案[3]。老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表达各自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使得他们的问题意识得到快速的提升。
        (三)在课后给予鼓励和评价,加强问题意识
        很多学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并已经进行了自我思考,但如果老师没能在课外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巩固,那么他们这样独立思考的意识就是逐渐的减弱直到最后消失。因此,学生问题的意识不能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还要在课外广泛的存在并做到巩固及时。在课外老师要布置增加有助于学生进行畅所欲言和独立思考的题目,以达到提升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评价学生时,老师要仔细注意他们的所有细节,对于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表扬,让他们得到褒奖,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更好地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问题意识[4]。
        (四)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思维,对他们的问题意识进行有效地培养。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木兰诗》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这句,老师提出问题:两只兔子是并排一起跑呢,还是贴着地面跑呢?引起学生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最后在得到学生答案后做出总结:两只兔子是跃进式并排奔跑,而不是贴着地面进行奔跑,“地”在古代的含义包括“着”的意思。通过这样的设计问题,学生不盲目遵从教材注释里的解释,而是主动运用各方面资源,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增长了生活经验以及古文、生物方面的知识,问题意识得到了充分的激发,提升了探究能力,把思维拓展到更深和更宽阔的空间。
结束语:综上所述,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尊重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课后给予鼓励和评价,加强问题意识;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实施这些策略,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求和高效率地学习,使得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布左热古.牙生.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000(004):56
[2]管玉凤.初中语文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A版》,2016,012(012):188-189
[3]吴永胜.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23):80
[4]乔正南.让\'问题\'的翅膀飞翔——培养小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000(09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