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全
四川省大竹县庙坝镇第二中心小学 635102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要想落实此要求,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握本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同时积极借助情感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将教材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辅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鉴于此,笔者首先在文中分析了情感教育理念的内涵及作用,然后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探究了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理念;实践策略
引言:
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其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知识的基础,也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比较重视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也采取了有效的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良,但是他们在教学中常常会忽视情感教育,以致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为了切实解决此问题,教师必须及时优化教学方案与流程,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感悟真善美,同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他们提供更加开放的学习平台,由此不断提升情感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健全发展。
一、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作用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以情感驱动学生自主、高效学习;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挖掘各种美好的情感,并加强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领会不同情感的特点与内涵,同时能够根据对应的内容进行赏析,还要有意识地将各种积极情感作为一项指标,主动规范个人言行,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情感教育的作用
有效的情感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双方在交流过程中传递准确的信息,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学思结合,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并在探究和分析活动中掌握更多学习的技巧,也能够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吸收各种优质的情感,不断完善自身的价值观,进而增强个人的人格魅力,得以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践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学生感知和品味
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化抽象为形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增强其感知和理解能力。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可在讲课时利用多媒体创设趣味性情境,以此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
比如,在讲解《示儿》这首古诗时,语文老师可以先展示本首诗的写作背景及陆游的生平经历,让学生初步感受此诗蕴含的情感,然后播放播放纯音乐《我的中国心》来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聆听和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浓烈的爱国之心。通过优化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升,其对于古诗情感的理解也会更加准确,还会受到这种情感的熏陶,树立强烈的爱国意识,进而提高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二)组织分角色表演活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教师在讲解教材中的文章时,也可以组织分角色表演活动,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准确把握人物特点、情感内涵。如,教师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将相和》一课中出现的人物,并经过练习,合作演绎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以便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精神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然后适当延伸,引导学生们反思自己,并要求其树立团结意识,共同为班级的发展做出努力,从而达成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加强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1、设计情感话题指导学生讨论分析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所讲内容设计情感话题,并指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以此开拓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解读各种情感,并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不断完善个人的认知体系,进而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例如,教师可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设计如下话题:“要想使鸟儿自由自在地生活,使‘鸟的天堂’一直延续下去,我们要做些什么呢?”然后要求学生们讨论,使之不断发散思维,由课文主旨联想到“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并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提出节约水电、低碳出行、爱护小动物以及等建议,由此起到情感教育的作用,不断强化学生热爱自然的意识。
2、开展练笔活动引导学生抒发个人情感
结合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小学教师还可在讲课过程中设计小练笔活动,为学生提供抒发个人情感的平台,从而增强其感知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并有效培养其价值取向。如,在讲授《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以“家乡的风景名胜”为话题开展练笔活动,先让他们自主选择本地的特色景点,并选取最典型的方面来构思,必要时也可为他们提供图片、视频以及文字资料,或是组织他们实地参观和感受,从而使之更加详细地了解写作对象,然后借助准确的语言文字描绘其特点,并表达出个人对家乡景点的热爱之情以及自豪感,由此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同时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渗透情感教育符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能够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与魅力,同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研读教学内容,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出发设计针对性的情感教育活动,确保他们在学习中认识不同的情感,并能够将之与个人的生活体验相联系,及时反思和改进自我,进而在美好情感的熏陶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还要利用多元化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情感,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便促进师生互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宏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践[J].新课程(上),2019(01).
[2]唐春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A].社会发展论丛(第二卷)[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