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励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张慧
[导读]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实行激励教学已经成为了顺应时
        张慧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岩溪中心小学363902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实行激励教学已经成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表现。所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逐渐将激励教学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以期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本文将对激励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激励教学法;小学语文;重要性;应用策略
        引言:激励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一些积极正向的语言、肢体动作或者教学手段,带给学生积极影响,使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提升学习兴趣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认识到激励教学法的作用,不断提升其利用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学法的重要性
    激励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激励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关注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缺乏重视,所以学生很难在语文学习中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久而久之就会逐渐丧失自信心。而在激励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重视学生的反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细小进步会给予一定的鼓励,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自信心也就会逐渐建立起来;其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教学法的使用使得师生之间僵硬的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二者开始有效的互动交流,在教师的积极影响下,学生也会对语文课堂充满兴趣,从而在主观愿望上提升自己的学习热情,实现高效学习;最后,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反思的有效结合。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大多都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教师单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在激励教学方法的使用中,教师会更加关注教学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在一起,对学生实行综合评价,这对于教师来说更加容易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也能够清晰地掌握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使他们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变化[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学法的策略
(一)利用环境激励,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受到积极的影响,所以在利用激励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使用环境激励,通过外部硬环境以及内部软环境营造一种积极乐观的教学氛围,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2]。

首先,在外部硬环境建设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班级进行布置,在读书角或者黑板报中抄写一些鼓励性的成语、文言文、诗句等,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奋发图强”“天生我材必有用”等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渐增强自己的信心,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收获的名言警句,摘录下来放在班级阅读角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还能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语文知识;其次,在内部软环境的建设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搜集一些语文资源,拓展语文文本的背景文化知识或者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图片和视频,从而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氛围中逐渐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利用情感激励,增强学生的共鸣能力
        情感共鸣能力是语文学习中必备的一种能力素养,只有能够与文本产生互动和共鸣,才能准确理解文本的内涵。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激励法,增强学生的共鸣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情感激励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引导学生与教师产生情感互动,以教师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中逐渐增强对语文课堂的热爱;二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互动,让学生与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实现情感激励的目的。例如,在《为人民服务》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感悟这篇文章的情感,深入体会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意义,并对文中“为人民服务”的情感和精神产生认同感。
(三)利用语言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都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性,所以教师的语言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发挥积极评语的作用,利用语言激励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3]。所以,教师要公平看待每一个学生,对他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在教学中看到学生的细微进步,利用积极正向的语言引导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消极的语言,以免为学生带来心理创伤。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草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顾文本,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文中的场景,在学生进行描述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打断学生的思路,在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运用语言激励的方法:“你描绘的场景栩栩如生,我仿佛置身于广阔的大草原中,谢谢这位同学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这样的语言激励,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让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
(四)利用活动激励,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语文活动,利用活动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逐渐提升实践能力,并不断收获满足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竞赛活动,让他们在比赛中增强上进心和胜负欲,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积极的竞争氛围。例如,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照文中两个小孩的辩论方式,选择一个辩论主题,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辩论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公平合理地维持赛场秩序,让学生在公正的环境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语文知识储备。同时教师也要保证每一个同学都有参加活动的机会,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感受竞争的喜悦感,并不断提升实践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够在小学语文中合理地应用激励教学法,就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断增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信心,使他们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仔细观察学生,选取符合学生特点的激励方法,从而不断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晓燕.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华夏教师,2019,11:2-3.
[2]安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250.
[3]康志学.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讨[J].科技资讯,2019,1726: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