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守婧
新乡市育才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研究生学历教师作为幼儿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其作为初任教师的阶段,与普通学历的幼儿园教师具有一定的共性问题,也因其学习经历、专业视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关注幼儿园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的教学适应问题,明确了其教学优势和实践短板,提出了以师徒结对促进新教师教学适应、入职培训应着重人际关系的指导等策略,促进幼儿园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积极的教学适应。
关键词:研究生学历幼儿教师;初任教师;教学适应
教学适应是教师在教学岗位上的入职适应,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每个教师的必经阶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现场中专业意识开始觉醒、教育实践智慧得以养成、专业自主发展得以践行等专业素养逐步发展的过程。
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其作为初任教师的阶段,与普通学历的幼儿园教师具有一定的共性问题,也因其学习经历、专业视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问题。研究生作为幼儿园教师有其自身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专业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科研能力较强等方面。
一、研究生学历初任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优势
(一)专业理念先进,指导实践
研究生学历教师在其研究生就读期间一般都经历过专业的学术训练,对国内外学前教育进行过比较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入园后,他们可以将先进的理念带进幼儿园,并有效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用先进的理念分析和指导实践中的问题及行为。
(二)专业知识扎实,善于反思
与幼儿园其他学历的教师相比,研究生学历教师专业知识扎实、体系完整,注重对教育过程中的幼儿和教师行为进行关注、分析,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和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在访谈中,研究生学历教师亦表示自己在科研、反思与自我评价能力方面存在优势。
(三)科研能力较强,成果突出
在对幼儿园教研部门主管领导的访谈中发现,研究生学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研能力较强,在幼儿园的教学、科研过程中,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日常、细小的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喜欢寻因,挖掘普通教育教学现象背后的研究点,教学、科研成果较为突出。
二、研究生学历初任幼儿园教师的实践不足
同时,研究生学历教师在实践中也有一些实际存在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去分析、研究。
(一)专业基本技能不足
在与研究生学历初任教师的搭班教师的访谈中发现,研究生学历教师在专业基本功上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幼儿师范专业毕业生在弹钢琴、唱歌、跳舞以及画画等方面的过硬技能。其次,在自制玩教具、环境创设等方面容易有“眼高手低”的现象,即具备一定的设计思路和审美,但是落实、动手的能力不足,时常需要搭班教师更多的帮助;第三,在组织教学方面,虽然在理论上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但仍有“管不住”孩子的现象,在教学组织上“缺乏具体的办法”。
(二)人际交流沟通不畅
幼儿园教师的人际交流包括和家长、同事两方面。研究生学历教师与家长沟通中,容易因“名词较多”而显得“不接地气”,在做好家长工作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在同事交流方面,质量也并不是很高。一方面,教师认为自己比其他学历的教师承受更大的关注和压力,高学历群体又属于较少的,因此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另一方面,高学历教师同其他学历的教师之间的知识结构、专业视野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他学历教师会觉得研究生学历教师“高高在上”“不好相处”等。
(三)教学之外事务繁杂
研究生学历教师可能因较强的研究能力、文字功底等,承担幼儿园一些其他的与教学联系没有那么紧密的事务。除了要适应紧张的工作本身所带来的压力之外,还有园领导对他们寄予很高的期望和要求,这些较高的期待和关注给研究生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三、促进研究生学历初任幼儿园教师的教学适应
(一)以师徒结对促进新教师教学适应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不仅是技术型的,也需要大量的经验。尤其是保育为主的职业特点,需要新教师快速掌握一些保育技能。
教师培养中的“师徒制”是一种可以参考的好办法。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的一项美国教师职前培养导师制研究中已有结论,表明导师制对实习生的专业成长的确有很大的帮助,具体表现在能够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使得新教师对专业成长有信心;提高新教师教学实践的能力,对他们形成专业能力有促进作用;提高新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反思能力;甚至对新教师联系理论与实践也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作用。
因此,幼儿园新教师的教学适应期也可以参考这种导师制,为新教师配备一到两个有经验的教师、保育教师,新教师在入职之初以参与导师的教学活动为主,之后过渡到独立设计活动,导师协助并提供指导。
(二)入职培训应着重人际关系的指导
幼儿园教师每天要共处的人际关系网和其他学段的教师有明显的不同:共同带班的教师间需要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和家长沟通的关系更加密切,和同事间的互助关系更多等。
初入职教师除了应付专业能力的提高,还要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其中,营建家园互信的沟通氛围,是初任幼儿园教师人际适应最重要的目标。有关于幼儿教师人际关系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教师表示自己能够与同事保持融洽的合作关系,但是对于赢得家长的认可比较难。而这个难点又不得不攻破,因为有一半以上的新教师很介意家长对自己的态度,并且3/4的教师对家长的信任感到不自信。
因此,初入职教师的培训应加强人际关系的指导,帮助新教师了解家长的信息需求、掌握沟通技巧、营造家园沟通的友好互信氛围。
(三)园所应具备清晰的工作程序手册
幼儿园的工作因一日生活流程的设计而琐碎复杂,且因园所不同而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往往和新入职教师在校学习的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之前学习的多是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最多加上教学基本技能。由于缺乏独立实践经验,新教师对幼儿园的具体工作容易感觉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因此新教师非常容易受到挫折,导致身心疲惫,产生焦虑、畏难等情绪。
集体培训应有助于新教师熟悉工作内容,最好是集合集体的智慧,尽早做出相对成熟完善的工作程序手册,让新教师根据手册内容就很容易上手工作。比如,一日工作流程的关键步骤、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保育的基本技能等。
(四)形成青年教师互学互助的自由团体
幼儿园应鼓励青年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和性格,搭建结对互助学习小组,针对研究生学历教师专业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技能偏弱的情况,可以由技能强、经验丰富的教师与研究生学历教师之间形成互助学习关系,发扬优势,互利互补。幼儿园应提供条件,请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共同观摩其教育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及时“学习—思考—实践—反馈—再实践—再反馈”的过程,对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具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