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陈晓露
[导读] 教学的改革促使教学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贴近生活,
        陈晓露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翁垟第一小学 325606
        摘要:教学的改革促使教学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贴近生活,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活动,大多都是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引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合理地认知理论内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探讨生活化教学实践开展的有效性与具体策略,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综合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开拓思维、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在这一阶段,由于学生缺乏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往往是建立在现有的生活理解当中,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快速简单的理解抽象概念,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框架,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一、以教材为基础
        生活化教学的前提是建立在教材上展开的,数学教材的设计与内容的审定是根据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和需求而制定的,是科学引导学生成长,促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体系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学活动本身,不能够脱离教材夸夸而谈。在围绕教材内容的同时,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促使生活与教材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具体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在开展学习“100以内的加减运算”时,教师可以反向引导,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运用到100以内的加减运算”,学生进行思考,开始列举,如购物、缴纳学费、清点物品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体现,并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1]。
        以教材为基础目的,是给予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一定的便利性,从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教师可以以实际学情为基准,通过围绕教材内容,实现对于宽度与深度的衍生,来进一步满足教学需求,但是脱离教材,仅仅凭借生活经验开展教学行为是不可取的一种行为方式。
        二、构建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学生感受联系性,还要让学生真正的应用起来,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效果。因此,教师建立在教材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时,还要设置并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来更好的达成目的。


        构建教学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动画、音乐、电影的形式进行构建,也可以通过教学道具,帮助学生观察理解,又或者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虚拟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同样以上文中提到的“100以内的加减运算”为例,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小小银行家”、“小小超市”等活动,虚拟化生活情境内容,学生分别扮演收银员、顾客和老板,进行游戏活动,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对于知识内容的应用与掌握。此外,教师也可以尝试联系和构建“跳蚤市场”,让学生能够将家中不用的闲置物品在跳蚤市场出售,并在家长陪同下进行市场的买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还能够与其他人进行互动,无形之中提高了自身的数据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家长而言,也是难得的亲子体验[2]。
        三、价值分析
        在上文中反复提出并强调,数学源于生活,能够带给人们积极的思考与生活体验,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与体会数学价值,同样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是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所在。
        具体到实际中,如对于“年、月、日”、“克与千克”等内容的学习与认知,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教学,通过教学道具进行展示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展开实践,来实现对于价值的认知。如布置作业“与父母一起去购买晚饭食材”这样类型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生活来践行知识理论,帮助学生完成理论到实践,知识到应用的过程。
        在下一次上课时,教师要围绕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进行考察,如“在超市如何进行称重?”、“称重单位显示的是克还是千克?”、“价格是如何计算的?”等等,学生基于实际生活中的体验,回忆作答,一方面较好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深化了对于知识本身的理解与知识价值的认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能够较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加强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有效联系,同时促使学生个人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还要建立在基础教学内容的视角上来展开,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适合运用生活化教学来实践,生活化教学也不是教育工作开展的“万金油”,只有适合的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的整合,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仅从理论层面展开探讨,望相关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入实践,多角度分析与探索,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神提供建议与意见。
参考文献:
[1]伏二岗.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读天下(综合),2020(08):51-51.
[2]李娜.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几点思考[J].师道:教研,2020(11):180-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