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丁敏敏
[导读] 学数学并不是一就而成的,是需要日积月累慢慢学习的。
        丁敏敏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新光小学  014010

        摘要:学数学并不是一就而成的,是需要日积月累慢慢学习的。先天的聪明固然对学习有所帮助,但是后天的努力才是决定学生命运的关键钥匙。将小学数学教学充分结合多媒体微课可以更加快速、更加有效地发展学生对数学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改造与创新,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积极教学的热情,更增加了家长对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抓住教学重点,围绕教学主线展开教学工作,要求所列出的每一道例题,展示的每一条定理都具有它的实际意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课堂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常常出现部分学生对重难点知识没听懂,课后学习没人辅导的现象。而微课以电子设备为载体,通过视频软件将教师制作的微课堂储存起来,能够让学生课间或者家中进行观看学习。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微课给学生的感觉也是具有新颖性、针对性的一种教学手法,深受学生的青睐。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乐于探究的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将微课教学带进课堂。微课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资源被互联网改革的浪潮带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让学生在遇到数学中的难题时不再愁眉苦脸而是喜笑颜开。例如,在学习“小熊购物”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及时做好微课教程,让学生们提前复习课堂内容。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风趣幽默,让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代入感。教师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角色扮演,有的扮演小熊壮壮、有的扮演小熊胖胖等,在生活中反映数学带给大家的乐趣,并逐渐引入正题,使学生走进微课小课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问题或者脑筋急转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走。教师在讲解重点知识时应放慢语速,避免学生走神而遗漏了重点知识,突出重点问题的同时设置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延伸知识点。
        2建设微课资源库,实现微课资源共享
        在微课教学法得到大力推广和实施以后,各院校在建设微课资源方面取得不俗成就,如某市实验小学一直走在最前沿,迄今为止该校在建立的“微课”数据库中上传了近一百节微课资源,给其他学校建设微课资源库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这就需要学校方面提高对微课的重视程度,给教师开展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支持。打造具备本校特色的微课资源系统,将高质量微课资源统一集中到一起,在归纳整理后上传到校内资源网站,让教师或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针对性选择和使用,教师也可定期上传一些自己制作的微课课件,便于和其他教师交流使用,实现资源共享,以防教师“孤身作战”、重复开发而导致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微课具有良好的传播性,除了利用本校教师制作的微课外,教师也可以去网络上搜索和筛选大量的微课资源,通过改编或是直接应用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自主化学习的素材,丰富微课资源库,发挥微课的最大价值。
        3借助微课优势,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想要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微课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优势,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力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微课的信息化手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立体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收集一些与立体几何相关的内容,如桥梁、房屋建筑、甜甜圈、方糕等,将其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形成听觉与视觉的双重结合,使学生对于立体几何图形有更为直观的认识。随后在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立体几何图形,运用相关计算公式对立体几何图形的体积进行计算。最终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各个小组对本课所学内容和知识进行思考和巩固,并对身边的立体几何图形设置假定条件让学生统一进行计算,计算完毕后抽出各小组代表讲解各自小组的计算思路和计算结果,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及时改正和分析,并给予各小组成员言语上的鼓励,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由此可营造出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课堂教学环境,并利用微课的优势使学生将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效率。
        4分析差异,层次化微课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课堂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是统一的,但是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却是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例如,大脑发育状况、家庭关系影响、班级课堂氛围等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因此,针对化、个性化教学在现代生活中是非常有必要展开的。在现实生活中,老师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同学,但每一位同学并不是在一定时间内掌握这些基础并加以应用的,这时便出现了瓶颈期。然而,微课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具有逻辑性的展开分析,将数学知识进行模块化教学,使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真正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状况,发现自己数学学习上的短板,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效率,促进班级共同发展。
        5辅助课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
        良好的课下复习活动,能够引导学生较好地巩固课堂中教授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课后复习活动一般出于主动自觉,教师只能以布置课后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的巩固学习,但是复习的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在复习中引入微课,协助学生复习课堂中出现的知识。微课具有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学生跟着微课进行自我检查,弥补课堂上没有掌握的关键知识和难点知识,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复习指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微课学习时,可以在微课程中归纳出重难点知识和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课堂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进行“四则运算”的知识点讲解时,其重点在于运算的法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无法熟练地使用四则运算法则,因此,教师可以将具体的讲解运算法则的实施过程以及规律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同时教师也要保持线上在线的状态,对于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仍然不能完全理解的知识点,做到随时答疑,帮助学生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搜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反馈,将学生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罗列在微课中,将微课制作成不同主题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主题进行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微课的有机结合,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提升学生小学数学的学习水平也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微课学习时,教师要对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优点、缺点、制作要素、结合方式等进行全面分析,以此制订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教育计划,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与综合素质,挖掘数学中潜藏的趣味点,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薛明.微课在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69.
        [2]闫飞.探究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