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葛薇
[导读] 小学数学是集理论性与思维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
        葛薇
        岳阳楼区城陵矶小学     414000
        摘要:小学数学是集理论性与思维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思维逻辑。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小,社会经验匮乏,对外界事物存在较大的好奇心,以往说教式或灌输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得他们觉得数学教学内容枯燥无趣。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切实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将生活情境教学法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引言:所谓“生活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教学形式也不再拘泥于图片或视频等,其主张更多的将教学活动融入生活中,在生活的相关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教学知识,从而更直观、更轻松、更快乐的进行学习行为。生活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和现实意义,制定相应的策略,采用一定的手段,促进情境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最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和应用意义
        所谓“生活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目的的创设或引入一些带有情感色彩的、以生活为主体的情境,以此引发学生产生一定的知识以及情感体验,从而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1]。生活情境教学法的主旨是要引起学习者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环节中有着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它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借助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将数学内容带入生活中,完善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中的缺陷。第二,它可以帮助教师更直观地开展教学工作。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生活中的情境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提高他们的体验感和参与感。第三,它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生活情境教学法可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较大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自主探索知识。


        二、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生活情境教学法,在课程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课程导入”,是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是进行新课讲解的前提,是安定学生学习情绪的教学手段[2]。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而言,由于其教学知识相对抽象难以理解,所以教师会花费大部分的时间在课程导入上,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心。因此,借助生活情境教学法,可以在课程导入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为例,在进行《100以内的加法(二)》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中引入生活情境,在班级中创设“小餐厅”的氛围,为学生提供菜单,如营养餐35元、快餐28元等,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他们进行点餐,最后提问:“你们知道这顿饭花了多少钱吗?”以此导入课程,讲授100以内加法的解题方法,在“小餐厅”的生活情境中,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借助生活情境教学法,在数学问题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着许多理论性和抽象性的教学内容,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无疑是较困难的问题[3]。并且小学生年纪小,思维能力较弱,在进行此类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往往会钻牛角尖,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从而产生放弃的心理。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生进行数学问题解题的过程中为其创设生活情境,帮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抽象知识,提高其解题能力。并且,在进行数学问题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对那些新颖的解题思路及时给予鼓励。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为例,在进行《圆》一课的教学活动时,由于“圆”属于抽象的几何问题,所以学生在认识和解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难题,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教师可以让他们先找寻生活中的园,例如水杯、车胎等,以此帮助他们认识圆形,并以这些物品为基础进行圆周率、圆半径以及圆直径等内容的计算,例如让他们自行测量自行车轮胎的半径,并以此得出其直径等数学问题,切实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情境教学法是大有裨益的,它旨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知识,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促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切实体会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和意义,切实做到借助生活情境教学法,在课程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数学问题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以此建立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甄晓慧.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7.

[2]王春妮.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张依玫.“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