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李武君
[导读] 数学在小学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三大基础学科之一。
        李武君
        内江市第十小学校,641000
         
        摘要:数学在小学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三大基础学科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的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模式,这使得教学更加注重对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教育方式进行了多方位探讨并总结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相比较传统模式而言更加新颖,更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本文要探讨的游戏教学法便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利用游戏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由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劲头。
        1.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数学作为小学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它给学生带来的最直观的体验是乏味、难以理解,而将游戏融入进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爱好,这一点是利用了小学生对于游戏的喜爱,将游戏融入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数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游戏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一种方式。现阶段小学数学考察过程中应用题占据大量分值,这说明现阶段我国更加注重于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将游戏融入于课堂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游戏中的各种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也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知识的应用能力。
        将游戏融入于教学过程中,可以给课堂营造一个欢乐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自己设立的游戏,将知识引入其中,学生们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最终找到知识,教师在全局其引导作用。小学生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兴趣十分强烈,这种教学模式正是利用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中,老师慢慢引导学生进入游戏之中,让学生发现游戏中的知识,最后老师在将这些知识进行汇总与分析得出结论。相比较传统课堂的枯燥,游戏教学法营造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乐于去学习,自主去学习。这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认知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2.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1利用游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对于别的学科来讲,小学数学相对枯燥乏味,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思维开阔对新知识充满好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先带小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为课堂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教学氛围,让他们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上。例如,在课堂之前可以让学生分为两组,并站成一竖排,由老师给排头的第一个学生念一串数字,学生在记下来之后依次传给后面的同学,最后由末尾的两名同学将所听到的数字记录在黑板上。

在游戏过程中要求学生只能够贴近身后的同学的耳朵进行传数,最终看哪一组用时最短,传的数字最准确。这个游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数字的记忆能力,并且能够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前面那个同学的信息中,增强逻辑总结能力。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平移和旋转”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拼图游戏,引导学生能够自行拼出不同的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平移完成拼接的过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使得学生能够对图形设计过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且 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地导入平移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被新课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2设立的游戏要满足课堂教学内容需求。
        在针对于游戏的设立了教师要进行多方位斟酌,在游戏的选取上,尽量选择好理解简单的游戏入手,不要过于复杂。并且选择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理解到这节课的知识点。对于游戏的模式不要只局限于问题探究。在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教师应该顺应教学需求,在进行游戏教学模式中选择多样化的游戏形式。数学在小学课堂中一直是以个难以理解的样貌出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历程中,他们对于数学新知识的学习一直有一个畏惧的心理。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摆脱这样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以课题为引子将游戏教学导入课堂,能有效帮助学生脱离抵触情绪,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一个放松的心态融入课堂。例如,在教学分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学生起立喊老师好的时候先不让学生坐下,而是以分类的形式让学生依次坐下,就比如可以先让衣服上有帽子的同学坐下,再让戴眼镜的同学坐下,接着让长头发的同学坐下,最后让短头发的同学坐下。这个时候老师便可以向学生们进行提问,刚才每一组坐下的人是不是都有共同点,而将同学们的共同点,归纳在一起,并依次分开的过程便是分类,学生们通过实际参与到分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于分类的认知,相比较学生单纯地了解课本上对于分类的定义,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分类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对于这一知识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若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培养,就比如说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设立几张桌子,在每个桌子上老师写一个二十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将其反面被扣在桌子上。以小组为单位到每个桌子面前进行题目的计算,最终看哪个小组计算的最准确用时最短,获胜的小组可以奖励铅笔橡皮等小礼物。这个游戏的应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对于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并且能够推动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同学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
        3.总结
        数学游戏能够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并且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获得并巩固知识,并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技能、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总而言之,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不要墨守成规,敢于尝试数学游戏教学,让数学课堂成为培养高素养数学人才的基地。
        
        参考文献:
        [1]欧容成.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 2016(9):19 -19.
[2]吴加艳.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 2017(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