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杏源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大芦小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535400
摘要:小组模式在数学学习的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小组模式为学生开辟了新的学习空间,将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新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自主性,帮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在课堂中充当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及时点拨又不“喧宾夺主”,让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将数学成绩稳步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引言:
小组模式在应用中绝大多数是由教师对学生统一分组,小组人数相等或相近,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老师设置的问题,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预习阶段开始,到课堂听讲,再到课后作业,最后到复习都由小组合作完成,小组个别成员的提高还能带动小组整体水平的提高。这种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减轻老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小组的划分要科学合理,这也是保证小组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可以参考蛇形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座位相邻相近等要求标准,保证每个小组的水平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线,不能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分组时还要将每个学生的学习要素分析到位,如学习成绩、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思维发散能力等考虑到位,充分保证每个小组兼具各方面要素,充分利用小组成员特长,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进行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是如今采用率很高的教学模式,同时它也有其本身适合的方面,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的教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小组合作模式的作用,并对小组模式能达到的目的有相应的预见能力,即教师想如何发挥小组模式作用,小组模式最终会达到什么作用。将小组模式与本课内容相结合,设计合适的情景和问题,由小组内的学生发挥。
三、以小组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
小组中的优等生理解能力强,他们获取知识所用的时间短,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吸收,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有足够的机会获取知识,而且可以向优等生请教,这样以优带劣,只要小组里有一个学生学会了知识,那么所有小组成员就都可以学会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时效性的基本保证。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我们如今的工作生活都更注重效率,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发展也契合了这个时代,同时也符合了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教育效果好坏不能单纯以分数决定,而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标准,包括了解小学生思维习惯,小学生接受能力等。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四、强化教师指导,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新课改强调要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课堂的一切都由学生做主,正如上文所说,教师要掌握课堂的节奏,做知识的引路者,恰到好处的指点,而不是让学生如无头苍蝇一般乱作一团。更有甚者,没有领会课堂时效性的精髓,反而将片面性发挥到极致,比如为了追求所谓的热闹的课堂氛围,对学生投其所好,盲目地允许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课时学习,还美其名曰“自主学习”。笔者认为,数学是一个连续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真正的学习吸引力,他们自己挑选的课时并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反而会给自己留下太多短板,久而久之,数学知识的漏洞就会越来越多,查漏补缺能力又不够,如此一来,语文基础很难打好。这种盲目跟风远远达不到系统学习的水平,放任自流的态度也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学习自由”。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小学数学课堂所必不可少的。
五、通过小组学习实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育一线工作者一直以来都在努力营造学习氛围,抛却传统的、低效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填鸭教学,而是要将学生当成课堂的主角,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参加课堂实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发散思维,开阔视野,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地学习氛围。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接受自己扮演的角色,如学习小组组长、课代表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强项加深亮点学科,以自己的亮点学科带动小组其他成员。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加强课堂时效性。教师可以为课堂设置一个考核评价机制,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且被大家点评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强化实际应用,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
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在小学数学追及问题方面,大部分学生总是不理解。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口述和讲解,学生仍然无法理解。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情景演示,要求小红、小丽两名学生站在同一条线上,小红同学先走,并且速度比较慢,在一段时间之后,小丽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出发,并且慢慢追上小红学生。小丽所走的路程就是自己出发前小红同学所走的路程加上自己出发后小红同学所走的路程,从而将追及问题有效地转化成路程一定的问题,在知晓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对速度进行求解,或者是在速度已知的情况下,可以求得所用的时间。在合作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想象力空间。
七、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分组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在运用分组模式的同时,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掌握,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包括优势科目和缺陷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正确划分组别,兼顾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利用新课改提倡的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设置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多结合生活实际,增强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同时能学以致用,利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通过老师有针对性地辅导,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徐贺.浅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学考试,2017(18):100.
[2]蒋晓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人文之友,2018(20):205.
[3]杨绍玉.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