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珠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其中对话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以下对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动;对话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教学重点,从重成绩教学向重能力培养转变,才能保障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教师要明确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不足,将创新的对话教学模式引入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对话教学内涵
新课改的核心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对话教学,其本质是一种尊重并积极发挥学生课堂学习中心位置的体现。从其内涵解析来看,便是避免教师一味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或灌输,而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对话中,不断地优化教学策略、调整施教结构,促使数学课堂施教与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学习能力形成、数学学习特点等有效融合。对话不仅是对话问题或主题的负载,而且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的“心理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形成严谨审慎、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
二、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困境
(一)缺少合理的对话方式。
在以往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话式教学一般都服务于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对话设置都要围绕着教学目标,这样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就教学现状看,很多对话形式脱离了教学目标,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对课堂预见性的缺乏未能合理地规划教学对话形式,最后导致课堂中的对话脱离了实际教学内容。
(二)课堂总结和课后对话环节缺失。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将对话式教学应用得很好,既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看似上了一堂很活跃的课。但是却没有进行课堂总结,导致有的学生只知道上了一堂很有意思的课,但是却不知道这节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有些教师即使在课堂上及时做了课堂总结,但是却忽略了课后对话,觉得课程讲完了就大功告成了,不去关注学生的评价,没有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课堂总结和课后对话环节缺失,忽略了数学课堂的本质。
(三)不能充分体现师生的平等性。
有效地对话式教学必须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这样学生将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教师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以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实际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仍存在极大的不平等。教师的教学态度十分严肃,这样让学生感到非常压抑, 一部分教师在思想上认识不足,认为师生的平等好像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造成学生一直认为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人物形象,这样会带给学生一种惯性,认为教师说的与做的都是完全对的,这样就导致学生丧失了主体性地位,在对话式教学过程中,很难真正形成师生平等的关系,同时也很难实现对话式教学的目的与效果。
三、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改进方法
(一)愉悦的环境刺激自信的表达。
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很大,如果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学生就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而教师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放松学生的身心从而提高其学习热情,活跃其思维,进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轻松教学氛围的营造,需要以对话教学为途径,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对话。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熟悉的教室、校园、生活中的图形与学生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列举出不同的图形。如有学生说教室中的黑板是长方形的,书本的封面是长方形的,钟面是圆形的,公路旁的标识牌是三角形的,门框是长方形的……由于学生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物可寻,有话可说,而在每位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后,教师都要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愉悦的言语刺激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某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种气氛能够刺激学生自信的表达。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与他人交流,主动思考和探究,为后续学习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
(二)教师要及时课堂总结和课后对话。
1.应注重课堂总结。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间的讨论中会产生各种问题,对于同一道题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们总结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清晰、完善的知识结构,。教师灵活运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系统、全面地理解知识。课堂结束时教师要总结出整节课中师生交流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同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反思、总结,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宽对话教学范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目前,部分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了对话式教学的价值,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之中主要还是采取的较为单一的师生之间的对话形式,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多元化素质就无法得到充分锻炼。针对此,建议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路,引入多元的对话形式。第一,生本、生生对话促思维发展。在开展对话式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小组式教学同时展开。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这一内容时,例5呈现“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学生从题目中了解到降价和涨价的幅度都是20%,自然而然地会产生疑问“经过涨价和降价之后,价格是否发生变化呢?”在“变与不变”的矛盾冲突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不知道3月的具体价格,怎么办?然后小组内制定策略,解决问题,在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通过猜想、假设3月的价格可以为不同的数据,可以是单位“1”,还可以是“a元”,接着进行比较、验证,结果都是一样的。在不断的质疑、解疑的过程中,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发展,在一步步解决问题中,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假设、代入数学思想,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提升。第二,结合生活素材,沟通家长与学生对话。比如,学生在学习《统计整理与练习》这一课程的时候,往往会存在着客观的难点。但是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里,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对家中每月用水以及用电情况的统计。借助于生活素材也能够让家长和学生之间展开更好的对话,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信任、包容、共享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平等、理解、双向的教学对话,提升数学教学创新性与有效性,需教师升级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模式,打造集生动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高效课堂。为此,教师一方面需要关注班级学生的课堂反馈、情绪变化,重视对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另一方面需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问题,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基于对话教学视角,引导学生的“进阶”学习,使其兼具学习意识与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未来求学与发展筑牢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德宗.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07):78.
[2]沈克芬.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重要性及落实[J].新智慧,2020(24):63+65.
[3]林枫.以“有效对话”推进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J].新教师,2020(08):40-41.
[4]马岚岚.对话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华夏教师,201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