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智化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王怡思
[导读] 数学思维是从实际教学活动当中产生并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理念,
        王怡思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乌山镇维梓小学   410209
        摘要:数学思维是从实际教学活动当中产生并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理念,对学生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学时期学生思维较活跃,实际学习经验却不足,因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不少“弯路”。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要自觉带领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将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其进行积极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教学研究
引言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培养及产生的特定思维模式,即将所学的抽象概念有效转变为具体的学习内容,并且可在生活中有效运用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要运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复杂数学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运用已形成的数学思维独立解决数学问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思考的核心动力,对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鼓励其投入到对数学知识与问题的思考探究活动中。例如,在教授“年、月、日”相关知识时,教师如果单纯向学生灌输大小月、二月、平年、闰年等知识,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时,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组织学生分组制作日历,并将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生日以及重要节日标注出来,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受个体差异影响,小学阶段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需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借鉴分层教学方法,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例如,在教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创设超市购物的情景,之后向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提问,鼓励其将超市中x元x角形式的物品标价改为x.x元形式的标价,以帮助其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注重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教学情境具有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理解效率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已跟不上当前的教学节奏,教师也开始结合教学主题设置教学情境,既能够优化教学设计,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抽象性的知识概念教师可以通过情境为载体将其展示给学生,比如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场景等。通过这样,学生的情感被有效调动起来,思维也愈加活跃,师生互动性明显增强,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段日常生活的购物视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超市购物结算过程需要用到哪些东西,以此引出人民币这一概念。

随后,继续以超市购物为场景,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比如“铅笔、笔记本、水瓶、篮球等”,并鼓励学生估算购买这些生活用品所需要的人民币大小,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应用思维。最后,鼓励学生在超市购物的情境下,开展购物小游戏,我为每一小组提供20元的预算,规定其必须购买5元钱的学习用品、10元钱的生活用品。在这一要求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与学习需要去安排花费,并将其记录在草稿纸上,通过这样来形象理解人民币的运算问题,对其解题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四、开展合作探究,发展数学思维
        当前的教学理念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因而被逐步开发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对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发挥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的高效学习需要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然而实际教学当中不少数学学困生存在过度依赖教师的学习现象,极易导致惰性思维的产生。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合理引入合作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思考数学问题,并通过热烈的课堂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既能够提高其主体意识,又能避免其盲目听课行为的产生,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回顾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知识内容,以此展开教学导入,让学生回忆四边形的学习方法与过程。随后,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为学生展示一个长方形是如何变成平行四边形的,以此启发学生这二者之间的关联。最后,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计算为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我在黑板上为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平行四边形斜边或直角边与长方形宽相同时,二者的面积与周长分别有什么关系?(以平行四边形平行边与长方形长相等为前提)”。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画图等方式进行积极的讨论探究,在这过程中不断提高对这些四边形的认识,并在比较的同时发展类比思维。
五、开展差异化教学方法
        数学中的许多题型答案是固定的,可是解题思路是多样化的,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其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设计相应的数学作业。例如,兰兰家10月份的电费是72元,是9月份电费的9/10,问兰兰家9月份的电费是多少?9月与10月的电费共多少?在计算合计费用时,有些同学会采用72*(1+10/9)来计算总费用,有些是会先求出两个月份的费用再相加。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先向学生讲解第二种一般的解题方法,然后再针对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讲解第一种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思维品质培养、学习兴趣激发等方面入手,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8(42):123-124.
[2]黄磊.浅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5):177+179.
[3]翟玉祥.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80-4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