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于吉祥
[导读] 初中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阶段,
        于吉祥
        黑龙江省嫩江市长福学校   黑龙江嫩江市 161400
        摘要:初中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深入了解,为学生制定符合其学习发展的优化策略。本文针对初中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环节进行分析,探索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教育创新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更加丰富,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但是很多学生恰恰比较缺乏这两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略显吃力,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数学整体成绩。传统教学形式当中很多教师都是采用“硬性灌输”的方式进行知识点传授,忽略了学生教育主体地位,也抑制了学生空间思维发展,当前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教育手段的灵活运用,需要结合生活实践,有针对性的进行策略优化[1]。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方式的价值
        应试教育在我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很多教师仍保有着传统的教育思想。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共识。数学教育是通过丰富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重要方式与方法,对于学生了解世界,培养数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未来社会的发展必然朝着多元化方向前进,因此学校的教育不能有失偏颇,必须注重学生的均衡发展,将来学生无论从事任何行业都会与数学教育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加强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精神。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转变了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自操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素养[2]。
二、初中数学教育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初中数学教育的过程必须采用动态的优化方式,并不是教师单向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点传输,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以及课堂效果在不断优化或成中找到最佳的教学路径,但同时初中数学教育中也必须坚持有一定的原则要求,以此保证课堂教学的基本效果。数学教育中要突显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学习积极性,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使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的课堂主导权,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里的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的生活化教学方案,应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制定,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成长规律的方式突出教学方案的灵活性,促使生活化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以及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环节中要注重归纳与总结要用生化的手段,体现出数学的意义特征,是提高教学效率,而不能为了追求生活化教学策略,而完全牺牲所有的教学时间,那样反而会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3]。


三、创新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生活化教学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数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通过教材进行专业,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成长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但是教学过程中要以生活化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尤其在理论讲解方面不宜特别生硬,而是要以接地气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既要让学生明白和了解数学原理,同时也能让学生自己能够正确的表述。首先,学校要为教师的继续教育以及能力提升,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例如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课程评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增加与外界的交流,了解更多的先进教学理念,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学校的教学特点,开创具有特色的数学教育课程。其次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相应的网络互通平台,让教师在网络上进行相互交流与沟通,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教学气氛更加浓厚,也有利于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4]。
(二)通过游戏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
        在很多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先将原理以及结论告诉学生,然后再通过教学步骤一步一步的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这种教学形式单调且枯燥,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当学生已经知道结果后,就不愿意参加探究,缺少了生活化教育的神秘感,也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建议教师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游戏比较痴迷,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帮助了解数学知识,注重知识与游戏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性的教学要注重游戏过程的趣味性,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在导学阶段可以设计相关小游戏,让学生的思想沉浸在游戏当中,然后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的设计相对难度较高的游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分析,但是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总结分析,在游戏结束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数学现象提问,让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5]。
(三)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
        初中数学教育内容丰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但是单纯的课堂讲解不足以满足学生所有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喜欢探索世界的欲望及心理,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形式中作业布置的机械化形式,注重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后作业,探索环境,不能简单的以分数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而是应注重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生活性作业要注重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创新力培养,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找到数学内容中的不同客观现象,并让学生自行进行总结陈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高数学思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局限于教材内容进行自主探索,给出教师所没有给出的数学观点。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创设生活化衔接过程中应紧扣教学主题,内容根据学生能力设置家庭作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样也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汪光昕.谈如何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J].才智,2020(1):48.
[2]梁岩.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魅力中国,2020(11):190-191.
[3]吴佰贵.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框架[J].考试周刊,2020(29):69-70.
[4]范吉华.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67.
[5]南旗峰.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16):20-21.

作者简介:于吉祥,1974.01.03,男,汉,黑龙江省嫩江县,大学专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