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城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维梓小学 410209
摘要: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某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繁杂,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不仅可以简化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本篇文章首先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当中的重要意义,随后探讨了具体的应用措施,以此来提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形象化;具体化
引言: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而在教师施学时,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内容,更重要的还是要传递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以便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而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必须要养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导数学问题,同时数学知识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学生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将思维导图引进小学课堂,将数学的核心素养贯彻进学生心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当中引进思维导图的重要意义
相对于小学数学低年级学习内容而言,高年级所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难度较大,而思维导图法在小学高段教学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简明扼要的进行教学,易于学生吸收内化知识,另外一方面则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知识和知识之间的正向迁移。长期实行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以及解题过程当中,也容易养成这种习惯,这样可以让学生的解题更加有逻辑性,同时,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不集中的,听着听着就容易走神,而思维导图法主要是围绕一个知识点,以这个点进行构建,此时就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一步一步的深入课题,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1]。使学生主动地去参与课堂的归纳整理,一个个点进行击破,很多个点联系起来,知识得到迁移,以往模棱两可的记忆点,得到“哦,原来是这样”的感觉,不需要去死记硬背,学生学习负担得到减轻。
二、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当中思维导图运用的相关策略
(一)从新课导入的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在教学新知识之前,需要做好新知识的导学工作,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陌生感,学生愿意去主动思考熟悉简单的东西,在课堂第一步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一步步进入课堂。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活动当中,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同时很多知识都要依赖于前期所学习到的一些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导学工作当中,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这一单元的时候,会涉及到统计方面的知识,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统计了,在低年级的时候也曾学习过统计方面的基础知识,比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而有的学生数学思维不够活跃,知识之间的联系比较分散,甚至出现遗忘及错误记忆,而此时就需要教师做好导学工作,利用思维导图这种方式将所有的统计类型进行总结,让学生边回忆边用思维导图进行联系,将以往的知识更加牢固的巩固起来。这样在扇形统计图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运用对象的差异,灵活使用统计图,为后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二)从方程教学的角度出发
方程是小学高年级学习当中的重点内容,同时对于学生而言学习难度也是最大的,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但同时也有极强的规律性,学生只要抓住方程式当中变量和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但是,这些仅靠教师理论讲述是不够的,不同类型的方程有不同的解法,学生在解题过程当中仍然会出错。而教师就要利用图片这种思维导图的形式,以方程作为中心点,将各方面的知识依次延伸出来,让学生在脑海当中形成这样的知识网络,这样在解题的时候就能够快速的根据方程的类型找到对应的解决手段。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然后让学生模仿,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制作自己的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思维想象创造的过程,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思维去创建,加深知识探索的欲望,以此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将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3]。
(三)从复习的角度进行分析
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学生会面临着毕业的问题,而毕业考试是涵盖整个小学学习内容的,此时教师就要对学生展开数学知识的复习工作,而六年所学习的内容是非常多的,教师无法面面俱到。而此时就需要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分类,然后将具有联系的知识串联起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我在复习图形方面的知识的时候,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非常的多,比如线段方面的知识、平面图形方面的知识,立体图形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既存在联系又存在区别,教师逐一进行分析工作量非常的大,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复习难度,此时可以直接给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构建的时候要分为几大部分,再细分开来,这样下来整个知识网络结构是非常清晰明了的,同时在构建的时候,还可以将颜色和图形插入进去,让整个思维导图更有吸引力。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图片粘贴在教室当中,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去复制,粘贴在课桌上或者是家里面随时随地的记忆和学习。相对于繁琐的理论讲述或者是语言概述而言,以图片为主的思维导图,在知识难度上层层递进,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不管是在知识预习工作当中,还是学习和复习活动当中教师都应该加以利用,构建高效课堂。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形成知识的正向迁移,学生在自主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尝到梳理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英.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教育, 2018, No.268(06):23-24.
[2]曾玉盆.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19, 000(066):78.
[3]张得志, 黄志武.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新课程(上), 2018(4).
[4]杨宇霆, 张新明.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以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圆的面积》教学为例[J]. 中小学电教, 2018, 000(010):P.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