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雯华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 213000
摘要:小学生虽然对于未知的事物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但是他们的注意力是不稳定的,所以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质量会随着其学习态度的变化而变化,这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讲是非常不利的。毕竟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如果基础不牢固那么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很有可能落后,进而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所以这就需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让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的教学中,利用各种实验的手段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就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验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其实数学也是具有实验性的,因为其内容是抽象的,但是本质却和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目前的新教学形势下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小学生的思维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往往对于直观性的知识更容易接受,而实验教学法可以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直观,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本文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或者是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一、数学实验概念
目前数学实验还没有形成具体的定义,不过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应用计算机作为实验的工具,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数值的计算以及符号的验算等,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加,并且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1]。在小学阶段应用数学实验,其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相关操作并不是很熟练,所以实验内容要更具有操作性和验证性,这样数学实验的效果才会落到实处。因此以此为标准,那么本文的数学实验主要是指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选择相关的素材进行数学规律以及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
二、数学实验类型
(一)操作性实验
简单来讲就是学生需要进行实物动手操作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相关的理论或者是假设进行验证学习,有助于学生探究欲望的提升。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这种方法一般应用于几何相关知识的学习中,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定理、公式的认知,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几何思维的形成。当然在其他的一些数学活动中也会使用到这种方法,比如说小球的弹起高度相关问题的探究中。
(二)模拟实验
模式实验的基础是计算机,学生需要有加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样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效果才会最好。
这对于目前的小学生来讲应该没有多少问题,当然一些学生依旧存在问题,不过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不是问题。其主要的形式是利用计算机对某一个素材进行验证探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创造一个真实额的情景,进而使得抽象的知识转变为更为直观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吸收[2]。比如在概率相关问题的探讨中,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操作性实验的难度就越大,此时应用模拟实验效果相同,但是工作量却减少了很多。
三、数学实验步骤
(一)提出假设
这是数学实验的第一个步骤,也是数学实验进行的前提。在进行这个步骤时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实验氛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来,进而为实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比如说在比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带领到学校的某一颗树木或者是国旗杆下面问学生:“我们该如何测量旗杆(大树)的高度?”此时学生会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提出各种想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依旧在不断地思考。当学生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提示:“他们的高度和影子是不是有关系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创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一步步地进入了教学中,直接促进了学生思维活跃度的提升。
(二)验证假设
这是数学实验的核心,学生根据相关的实验内容进行探究,然后发现其中存在规律,最后根据相关的规律进行问题的极大,进而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就以树木和旗杆的高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测量已知长度的三根竹竿,然后发现这三根竹竿的影子在不同的位置是一样长的;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测量已知高度的不同长度的竹竿,然后求出竹竿长度和影子长度的比例尺。然后根据这个比例尺进行旗杆或者是树木高度的计算。
(三)拓展应用
拓展应用简单来讲就是让学生明确知识的应用范围,并且可以将炭疽到的姿势应用于生活,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树木或者是旗杆高度的求解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明确了相关的比例应用规律,而且也形成了高度求解思维,所以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对其他较高的物体进行探究,求出其高度,这样学生对于比例的掌握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这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强化数学实验教学,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魅力的感知,也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亢春秀.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实践地探讨[J]. 新教育(海南), 2020(5):65-65.
[2]万永红.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 下一代, 2019, 000(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