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同伴互评优势?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生成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满秀
[导读] 同伴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种模式,就是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满秀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二锦江小学  419400
        摘要:同伴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种模式,就是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增强他们彼此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评析,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文章基于此点,对充分发挥同伴互评优势,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生成进行了探究,旨在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同伴互评  数学素养  教学优势
        古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充分展现了同伴互评的优势,它能够让学生之间形成对比关系,促使他们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成长。能够通过交流与合作,促使思维的碰撞,增强自主自立的学习意识,共同寻求更加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明确同伴互评教学价值,让学生认可并接受
        同伴互评是一种十分民主化的评价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之间能够通过相互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同伴互评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十分支持这种评价方式,因为他可以从别人口中看到真实的自己,能够借此取长补短,强化自己的学习效能。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成绩比较差,他们对同伴互评的理解和接受度并不是那么高,甚至惧怕同伴互评。因为他们害怕面对同伴的指责与嘲笑,这样会让他们觉得丢脸。因此教师就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心理安慰和引导,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不要惧怕自己的错误,要正视自己的不足,要积极寻找差距,学习并借鉴优秀同伴的学习方法,让自己能够取长补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创新精神,真正意义上的展现同伴互助的教学价值。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就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解知识点,让其他学生跟着这名同学的思路展开学习,看他是如何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进行细致讲解的,又是怎样将公式一步步推导出来的。针对这节内容,教师可以挑选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上台讲解,让他们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内容进行讲解,在他们讲解完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台下的学生对台上的同学进行评价,提出同伴的不足和可取之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评价的分寸,不能一味地指责同学的不足之处,毕竟他们不是老师,肯定存在问题,可以对其中的知识漏洞进行补充和讲解。然后再引导他们指出同伴的亮点,用欣赏赞许的眼光去评价同学,这样就能够让台上的同学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能够按照这种方法继续探究数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感知不同的解题思路,拓展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深度,进而充分发挥同伴互评的优势,实现彼此间的共同进步。


        二、通过课堂同伴互评,深入理解计算方法
        在同伴互评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阐述同伴互评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能够在互相评价中掌握评价的尺度、方向和要点,促使他们能够互帮互助,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增强数学计算方法的运用能力,实现高效的合作。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时,需要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以个位数的口算方法。对此,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口算练习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然后展开同伴互评讨论,让他们能够对整十、整百数乘以个位数的解法进行梳理。比如对于30×3,有的学生在计算的时候会将3个30相加,得出90。也有的学生会将 十位上的3与后面的3相乘,得9,最后再加上一个0,得到90。学生之间通过互评,能够得出两者的解法原理,前者是利用了加法的原理,后者运用了乘法原理。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展开思考,究竟哪一种计算方式更加的便捷呢?学生通过对比,经历不同的计算过程,能够激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学生缩减彼此之间数学学习水平、性格和表达能力的差异,促使他们进行有效互补,进而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三、归纳同伴互评方法,促进学生反思中成长
        让学生进行同伴互评,其实就是让他们在互评过程中,实现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版块,我们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有的学生认为它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意义是一样的。对于这个观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让他们学会反思,将两种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对比,让他们能够立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层面,分析判断这个观点的正确与否。以此,便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他们能够在反思中获得成长,实现自身的有效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展开同伴互评,让学生能够通过互相评价,实现互助、互查、互补、互进,让他们能够实现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能够在互评中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取长补短,培育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金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数学素养培养[J].知音励志,2016(18):70.
        [2]沈蕾.构建有效评价体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J].考试周刊,2012(76):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