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栾雪梅
[导读] 当今社会,时代发展的步伐向前大步迈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
        栾雪梅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三中学
        【摘要】当今社会,时代发展的步伐向前大步迈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化学作为类属于自然科学中的重要一门学科,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中,化学这一门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去学习与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内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文将研究如何将问题化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法;初中化学;课堂应用
        【正文】对于学生而言,初中化学是原先不曾了解和学习的一门新学科,而且化学这门学科里有许多比较抽象复杂的内容像各种物质的性质,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的各种化学反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而将问题化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设计的各种课堂教学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课堂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新的化学知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问题化教学法充分的融入于教学的课堂之中,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将学生置于一个较为活跃的学习氛围当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一、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单方面讲解课本知识为主,内容枯燥乏味,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昏昏沉沉,对所学的知识提不起兴趣,严重的阻碍了教师教学计划的展开。这种实际情况则更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而问题化教学法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措施,能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问题化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2.1巧妙设计课堂问题
        一般来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恰当合理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同时也使学生有动力去研究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教师在教授初中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取恰当合理的问题。如果问题过于晦涩难懂,不仅不会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思考,反而产生不好的作用,使学生更加厌恶这门学科。但是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就失去它自身存在的意义了。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让问题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结合学生的化学水平和能力,层层递进,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对未曾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钻研,对化学学习投入更高的热情。
例如,在鲁教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如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这部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不仅要讲解在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还要讲清楚在这个制取过程中产生的反应物,以及它里面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讨论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们可以自由结成小组进行思考与讨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装,让它成为能过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思考制取氧气与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的条件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得到答案之后,还可以从更深层次的提出其他问题,比如如何改装制取设备,使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氧气。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查阅有关的书籍和资料,通过研究讨论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将问题化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化学的教学课堂中,培养了学生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有更大的热情去投入到化学的学习当中,同时也使教师能够正常进行教学计划。


2.2培养合作意识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保障教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师生合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而在问题化教育法过程中也特别强调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教学与学习,让学生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是否进入了学习状态,如果学生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早教师需要采取其他方法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对学习保持极大的兴趣以及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做到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设计课堂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让学生整个集体都能够参与到与教师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们可以结成小组去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在学生旁边,可以对学生进行问题的指导,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更高的进步与发展。师生合作教学是一个双赢的办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加强学生责任感,是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和谐有序的进行。
2.3全面关注学生,因材施教
        在初中化学课堂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问题化教学方法。但是在具体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结果可能会产生偏差,因为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有着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教师不能顾及到每个学生可能存在了哪些问题或者是需要哪些问题需要教师去解决,以及教师对学生所得出来的答案不能进行及时的反馈等等,在很多方面教师也不能够做的方方面面都很完美,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而且在初中的学习阶段,每个学生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大相径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所以对教师来说,设置合理的课堂教学问题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对于学习能力水平较高,知识水平掌握较高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师是以这些学生为前提来设计教学问题,那么可能会导致教师很难收到其他学生的反馈,使课堂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也这些学生为提出问题的前提,设置相应的课堂教学问题。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让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和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结成一组,让他们解决相对来说较为困难的问题。让能力水平的稍弱的学生和能力水平稍弱的学生结成一组让他们解决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讨论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解决问题。
        例如,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习常见的酸和碱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和每个学生对酸和碱的认知不一样,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种溶液是酸性溶液或是碱性溶液产生疑惑。这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去思考如何去区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然后结组讨论。对于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稍弱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石蕊试纸去区分辨别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让他们观察在不同的溶液中石蕊试纸有什么变化。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们会发现石蕊试纸与酸性溶液相遇会变成红色,与碱性溶液相遇变成蓝色。而学习能力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动手实践尝试不同的溶液遇到酸性溶液或是碱性溶液有什么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层次的理解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如何区分辨别。而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气氛活跃,教师教学活动的课堂效率也大大增强。
        【结束语】化学这门课程可能对部分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困难,由此失去了对化学课堂的兴趣而且他们在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方面存在着困难与问题,教师不能固守传统老旧的教学方法,要学会将问题化教学法应用到现在所教授的课堂学习内容中。而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设置的各种实验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灵活,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自己教学活动的效率。合理的运用问题化教学法,可以不断提高化学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更能使学生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利容,冯妍,白秀娟.以问题式教学法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20,23(01):88-91.
[2]范丽鹃.小学数学高年段教学多元化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10):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