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园教学效率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臧轶群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社会大众对于幼儿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
        臧轶群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幼儿园  1380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社会大众对于幼儿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幼儿时期是其迈入人生的起始阶段,也是其学习知识的黄金阶段,于是也就有了“教育从小抓起”这句俗语。在这一时期内,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将对幼儿日后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育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优质的幼儿教育对幼儿德智体美劳这些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引言
        幼儿年龄偏小,性格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短暂,经常会在幼儿课堂教学中看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但幼儿仍然一脸迷茫,甚至出现做其他事情情况。该如何将幼儿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并听懂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成为幼儿教育研究的重难点。
一、幼儿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大部分的幼儿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方式较单一,多为看图讲述故事情节,偶尔与学生有所互动,但更多的是,死板的“你问我答”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忽略学生为主体,反而还是以老师掌控为主,老师干涉太多,就会造成“机械式教学、无意义倾听”现象,从而幼儿兴趣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较多等倾向性问题明显。
        (二)活动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
        目前,有的幼儿园缺乏丰富的游戏化教学内容,教师不能依托幼儿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或者组织的教学活动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主要是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的实际情况所致,有的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盲目开展教学活动,不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和游戏活动结合,最终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二、提升幼儿园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生活素材,开展生活化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不难发现幼儿对成人无法理解的事物会非常感兴趣,会自己与自己玩耍,会与小动物对话,所以实现幼儿教育生活化非常有必要。幼儿教师要深入挖掘生活素材,运用到幼儿教学活动中,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设有趣的教学活动,实现幼儿教育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例如,在幼儿用餐过程中,时常会发生餐食随处丢的浪费现象,有些教师只是口头告诉幼儿不可以浪费食物,幼儿在当天用餐时会遵守,但是第二天就把老师说的话抛之脑后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中组织幼儿动手制作点心活动,通过制作点心使幼儿认识到点心制作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强化幼儿的勤俭节约精神,明白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要比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产生的效果好很多。
        (二)信息技术激活呆板教学
        当前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时候存在很多的问题,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幼儿自身的发展,对此必须积极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幼儿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实际上当前的幼儿教育方式比较陈旧,幼儿教师总是受到传统思想的约束,不能够及时接纳课堂新型元素,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低下。对此教师应该及时接纳新型的教学元素,不断的创新自己的讲课方式,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当前的信息技术相当发达,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进信息技术,逐渐改善当前呆板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幼儿课堂变得越来越灵活,为幼儿创设形象的情境,以此引导他们进行高效学习。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幼儿课堂进行装饰,引进情境化教学方式,使得幼儿能够在合适的情境中高效学习,进而得到能力上的提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声音加工处理的功能,将教师的声色进行改变,这样幼儿听到不同寻常的声音就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引导下他们会一探究竟,进而一直认认真真的学习整个课程。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视频导入,组织幼儿观看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动漫视频,幼儿对动漫相当感兴趣,当看到这些动画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其中的乐趣,通过动漫视频的播放幼儿能够学会实际生活技能,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念。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课堂变得更加灵活,成功的调动幼儿的上课热情。
        (三)打造游戏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无论是游戏还是教学,安全的环境都是开展各项活动的第一要素。幼儿园一定要完善室内外的保护性措施,确保幼儿处于舒服安全的环境中,进而为教师的教育整合奠定基础。同时只有幼儿的人身安全得到充分保障,教师才能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游戏化教学的开展中,幼儿也才能更好地享受游戏、学习知识。
        不同幼儿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在学习中常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活动区域,所以在进行游戏环境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最大程度地体现区域的多样性。阅读区、美工区等区域更加适合安静、乖巧的幼儿,而性格外向、活泼的幼儿可能会更偏爱小舞台、交流角等区域,为保障各项游戏教学活动互不干扰,在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区域的独立性,如果两个相邻区域的差异性较大,应借助过渡区域进行适当隔离。另外,游戏材料、设施能为游戏与教学的整合提供物质保障,教师应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并引导其在接触游戏材料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良好的游戏化教学环境能让幼儿在自我探索中对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利用有趣的人、事、物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地进入到教学环境中,同时也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探究问题,进而为其创造更多的自主思考机会。在教学环境的创设中,教师还应适当加入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内容,鼓励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大部分游戏活动区域虽然都设计得很完美,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也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热情会慢慢减弱,久而久之,极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资源整合能力,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恰当地筛选教育资源,尽量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物品修饰游戏区域,以保持教学活动的生机与活力。
        (四)带领幼儿阅读,鼓励幼儿交流,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在进行幼儿时期教学时,教师发现部分幼儿的阅读能力有所欠缺,部分幼儿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们交流,这导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缺失。为彻底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时首先应该带领幼儿阅读,并根据学习内容鼓励幼儿进行课堂交流,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能力是进行日常活动的基础,教师应着手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并鼓励幼儿进行课堂交流,幼儿之间相互提问,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为接下来的幼儿教学创造便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情境创设,提高幼儿的直观想象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补充,让幼儿发挥想象,鼓励幼儿课堂交流,增进幼儿的友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学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后期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与激励,它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此,在幼儿接受教育的阶段,我们应该上心,为每一个幼儿创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幼儿教学环境,加强对幼儿的教学,帮助他们长大成才。作为教师,应该从长远角度出发,来分析和考量幼儿教学的发展问题,真正认识到幼儿园教学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邢红叶.幼儿园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J].启迪与智慧(中),2020(09):15.
[2]韩晓星.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运用故事进行有效教学[J].天津教育,2019(36):92+94.
[3]王闪闪.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思考[J].天津教育,2019(35):77.
[4]范媛.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8(36):209.
[5]李香玲.多种模式有效开展幼儿教学活动[J].当代家庭教育,2018(05):83-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