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士国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郑集镇皇城小学441421
摘要: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更应当关注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解题能力。注重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强化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理论的灵活应用,利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更好更快地达成,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文章作了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的理论传达,忽视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常常使用“题海战术”来增强学生解题熟练度,力图让学生熟能生巧,然而实际上的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确切的把握,忽视了学生个性和潜力发展需求,没有从学生角度看问题,习惯于以教师自身的意志主导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也无法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更不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这需要数学教师引起反思。为确保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教师必然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学生实际,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一、小学生在数学解题中存在的问题
1、观察不细致,小学生由于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导致他们在解题时常常会出现审题不仔细、忽视题目隐藏信息,看错题、看漏题,过于盲目、惯性思维,思考问题不全面等问题。
2、基础不扎实,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数学技能运用不熟练,一些关键的公式、概念、法则记不住,在解题时就会出现重复出错的问题。
3、思维不灵活,依靠小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难以灵活运用所有的知识、经验,就难以找到解题思路。
4、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玩心重,解题缺乏耐心,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逃避心理加剧。还有的学生做题追求速度,粗心大意,对作业练习应付了事,自控能力差,自觉性有待提高。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一)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后天的塑造和培养才可以更加敏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具备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及抽象能力都和观察能力密切相关。
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整体而全面的观察,把握其特征。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呈现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调动其多种感官,使学生可以保持长久的专注力。比如在讲五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导入转动的钟表、转动的风车、运动的摩天轮等事物向学生传递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理解数学概念,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和现象可以让学生更积极投身于观察和思考过程中,便于其观察能力的培养。
(二)夯实学生数学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那么夯实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就是教师的工作重心[1]。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必须要从最基本的抓起,数学教师要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可以用正确的语言去叙述这些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总结。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发挥教师指导和支持作用,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提升和纠正。在每一次展开新知的学习时,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推翻新的学习,使其深入感知到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三)注重解题方法的灵活性
小学生的思维直观形象,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创造激活学生思维的条件,指导学生可以以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比如一题多问,设一问题:篮子里共有100个红球和黄球,红球有10个,问黄球个数。这类问题可以变为:黄球数是红球数的几倍?红球比黄球少了多少?一题多解,学生在解题时,也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探究问题,比如工程应用题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某一施工队要修一条1500米长的路,前三天完成了三分之一,照这样计算,需要多久才可以修完?学生除了根据题意找出数量关系进行推导以外,还可以路长视作“1”,得到新的思路,进而使推导过程更加方便清晰。这样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可以让学生解题思路更灵活。
(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效果的保障,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习惯培养,包括认真审题习惯、认真计算习惯、检验改错的习惯,规范学生书写和坐姿。给缺乏解题耐心的学生布置合适的解题任务,给予这部分学生肯定的评价,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解题自信,使其可以积累更多解题经验。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使其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虚心接受教师指导予以改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良好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2]。最后,教师需要加强数学教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拓展更多关于数学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展示数学之美和应用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数学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培养和训练,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成喜荣,张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20(92):59-60.
[2]刘为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2020(4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