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明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龙溪中学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在新课改政策不断落实的推动下,我国教育领域愈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工作。体育是初中阶段的重点课程,通过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增强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在教育领域不断变革的趋势影响下,我国各个教育院校更加重视德育思想在各个科目中的合理渗透。在体育健康教学工作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在强化学生健康意识、帮助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为学生之后的学习以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德育教育;体育健康教学
引言
目前,我国的教育行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对我国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与健康这一科目的教学工作时,要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方位培养工作重视起来,使用合理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十多年来本人一直任教初中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工作,以下为本人多年来德育教育和体育教学的关系探讨。
一、在体育健康课程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原因
体育在初中阶段的教学科目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体育教师想要使德育思想在初中生的内心生根发芽,就要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更多的融合德育思想,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民族精神以及爱国情感方面的教育、道德品质的塑造、日常行为准则、三观的树立以及公共设施维护等。通过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增强初中学生对事物的分辨能力,深化学生的道德思想意识。
当前,有许多初中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已经在体育实践教学活动当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另外,将德育教育工作与体育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可以充分彰显体育教育的积极意义,使初中学生能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待体育学科。一旦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以及训练活动时发现有学生对体育课程感到乏味,可以为其讲解一些有趣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求知欲望,通过为学生讲解一些与体育相关的人物故事,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讲解一些中国运动员的个人事迹,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以及爱国情怀,从而形成终身锻炼的思想意识。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组织学生进行适量的训练,不仅可以强化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坚毅不屈的个人精神,使其在之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能够尽全力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以及日后的事业都有着十分有利的影响。
二、在初中体育健康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探讨
(一)依照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初中时期的学生青春正盛,在思想方面的发育情况尚且不够成熟,在身体以及心理方面的成长处于关键性阶段,此时对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进行指导以及培育,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以及生活习惯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意识,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要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使其能够形成主动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思想。除此以外,初中体育教师要将心理方面的教育工作重视起来,对学生所处的心理状态以及情绪特点进行细致的考察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规划与安排适宜的体育训练内容,从而有效实施德育思想与体育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在教授体育知识与技能时,初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创新体育教学形式,通过变换体育活动形式帮助学生舒缓心情,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强化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认同感,本人在上课时经常采用团队游戏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另外,初中体育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合适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二)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逐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初中体育教师想要实现体育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就要对教材内容有精准的把握。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将课前准备工作重视起来,对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梳理、研究与解读,并将一些德育思想内容融入到教学方案当中,并在此后的体育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德育体育教学。比如,初中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长跑训练活动时,可以使学生明确意识到这种运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坚毅的性格;在带领学生开展篮球训练活动时,要使学生了解到这是一项团队型运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深化学生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在之后的生活以及工作当中都能学会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根据学生的现实表现进行德育教育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有一些学生会产生乏味以及烦躁的情绪,比如,在学习体操动作时,许多学生经过多次训练也很难将动作做标准,而且,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过于薄弱,体操基础差或者是缺乏吃苦精神,但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所具有的价值,使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当学生在体育训练活动中碰到难题却不想克服时,初中体育教师要及时使用具有鼓励性质的话语安抚和激励学生,使其能够重新树立自信。当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表现十分优秀时,初中体育教师要对其给予充分的表扬与嘉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当中能够充满自信,积极应对各种困难。
(四)在体育教学中起到榜样作用,有效进行德育教育
树立学生榜样的力量,初中的学生都有跟风、模仿的心理。把好的团队,好的学生和事例拿出来树立典型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今年的九(5)班女生体育成绩一直比较弱,今年的校运会前本人重点训练了接力队,在今年的校运会上取得了冠军,学生都充满了斗志,本人以此为典型加强在班上宣传,今年的期末体育考试九(5)班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
树立教师的榜样力量,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初中体育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职责,在平时的生活以及工作中要使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修养,增强学生对自身的认同感,用行动感染学生。除此以外,初中体育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认真细致的观察学生在身体、心理方面的变化,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以及训练的积极性,在讲解体育项目技巧时,要为学生提供示范作用,使学生能够认可教师的专业能力,并受到教师的感染,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育能力。与此同时,初中体育教师要用公平的眼光看待所有的学生,在教学工作中使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
(五)重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核心地位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变革的过程当中,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认清学生在课堂上的核心地位,详细的分析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成长情况,合理的渗透德育教育理论内容。初中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上将德育教育与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工作进行合理的衔接,尊重学生表述自身思想的权利,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展示自身优势,从而不断优化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在教授足球项目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开展足球比赛,比较相同时间内哪一组进球最多。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对于学生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领域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将德育教育工作重视起来,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教授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学生之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成国. 论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2):00087-0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