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模式在特教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黄璐娜
[导读] 在特教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是教育教学中一项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
        黄璐娜
        玉环市特殊教育学校 317600
        摘要:在特教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是教育教学中一项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班主任管理班级中的所有事物,发挥了领导作用。做好班级管理不仅关系到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更好的对特教班级进行管理,开始应用小组模式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全面提高特教班级的管理水平,本文对小组模式在特教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提高特教班级的管理质量和效率,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组模式;特教班级;管理;应用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构成要素,班级管理质量的高低对学校管理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特殊教育学校,由于班级人数少,在管理上需要更加用心,班主任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使每位学生可以健康的发展,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班主任应对特教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由于特教班级和普通的班级不同,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中,要有良好的态度和实用的管理方法。小组模式被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小组模式是非常具有专业性的教学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小组模式管理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性,提高学生的管理和约束能力,本为从学习小组的建立、班级管理小组以及班级干部小组的建立对小组模式在特教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提高学生的班级荣誉感,让每位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从而提高班级的管理质量。
一、小组模式在特教班级管理中的概念
        小组模式通常就是指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把特教班级的学生作为主体,对班级进行日常的管理。将班级进行合理分配,使学生通过小组模式进行相互监督和管理,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1]。小组模式在特教班级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应用价值,运用小组模式进行特教班级的管理需要遵循三条主要原则,在日常管理中要重视对特教班级学生的鼓励原则,在进行小组模式选拔时要重视民主公平原则,另外还要重视主体原则,班主任要做好管理就应该多引导学生,把学生作为主体。小组模式就是学生在班级内部管理中进行相互监督和管理,实现自我约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特教班级本身与普通的班级有很大的区别,特教班级都是残疾学生,他们在心理上多多少少会有些自卑感,而小组模式提升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并且培养了他们的人格素养,使学生们可以健康的发展。小组模式还有助于特教班级向优秀班级管理发展,增强每位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为建设优秀班级体而共同努力。
二、小组模式在特教班级中的具体应用
(一)学习小组的建立
        不管是什么学校,最重视的还是学生的学习,特教班级也不例外。学习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对特教班级里的学生来说,班主任更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树立自信心。为了提高特教班级学生的成绩,小组模式在特教班级学习中开始应用。建立学习小组,学生们在小组中可以相互学习,让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带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特教班级的总体教学质量[2]。
(二)班级管理小组的建立
        班级是学校的重要构成要素,在特教班级中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还需要对班级事物进行日常的管理,优质的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特教班级中根据不同的管理事项建立不同的管理小组,比如纪律小组,卫生小组等,根据学生选举在小组模式中选出小组长,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小组模式的管理中,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班级职务和职责,通过建立班级管理小组模式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从管理和被管理中提高管理积极性,共同为班级管理贡献一己之力,提高集体荣誉感[3]。
(三)班级干部小组的建立
        在特教班级管理中,通过小组模式建立了很多不同的小组,为了发挥每个小组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还需要在各个不同的小组中选出优秀的组长,将选出的组长组成重点班级干部小组。

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可以根据这些班级干部给出的管理意见进行调整,相比班主任这些班干部更加了解班级日常和班级同学,所以班干部更能充分发挥在小组模式中的管理作用。班主任根据建立的班干部小组对班级进行管理,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从而提高了班级事物的处理效率和管理质量[4]。
三、小组模式在特教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为了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将特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小组模式管理。特教班级的学生都是残疾学生,因此很需要通过班级管理来提高学生们的自我能力和创造力。对很多班主任来说特教班级管理难度是非常大的,学生缺乏自信心,会有自卑感,很多年轻的教师通常用命令式的方法来进行管理,但这很容易伤害学生。本来特教班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很容易受伤,如果管理方法不对,会加重对学生的伤害。为了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老师们又提出了小组模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小组模式的管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5]。在特教班级管理中小组模式学生容易接受,对不同的障碍学生也通过小组模式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学生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特教班级通过建立不同的小组使学生树立了自信,提高了学生们班级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小组模式不仅符合残疾学生自身的发展,小组模式使每位学生为班级管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6]。
四、小组模式在特教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忽视小组中问题学生的发展问题
        在特殊学校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班级中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存在个别问题学生,虽然小组模式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但是在小组中很容易忽视一些学生的发展[7]。在小组中往往教师只重视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对个别问题学生的发展,本身残疾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情绪,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如果不加以重视,会加大后期的班级管理难度。
(二)课堂管理纪律问题
        特教班级中的课堂纪律较乱,主要表现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时很多学生会滥竽充数来扰乱课堂秩序。另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很多教师教学方法使用不对,刺激了一些残疾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与任课老师出现对立,因此加大了教学难度,由此可见小组模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三)合理的进行分组,重视每位学生的发展
        小组模式在特教班级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在进行分组时容易出现不合理,从而忽视学生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要合理的进行分组,将小组模式充分运用到班级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参与性,树立特级班级学生的自信心,重视每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素养,提高管理质量和教学质量[8]。
(四)建立课堂纪律监督小组
    在课堂中进行讨论时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扰乱课堂纪律的现象,建立课堂纪律监督小组,通过小组监督提高课堂纪律,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另外还有助于提高特教班级的教学质量。
五、结论
        在特教班级管理中,小组模式充分运用到了班级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不同的小组,使每位特教班级中的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小组模式中来,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们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特教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促进了特教班级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秋婷.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79-80.
[2]寇天宝.用好小组合作模式,提升班级管理水平[J].学周刊,2021(02):173-174.
[3]林洁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31):85-86.
[4]曹燕,谢丹,吴媛媛,史素娟.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上下肢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2):140.
[5]刘焕彩.探究优化特教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124.
[6]王永芳.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8(10):24-25.
[7]孔水凤.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7):160.
[8]景雪.小组合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9(57):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