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黄喜秀
[导读] 与文字相比,使用地图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简化历史知识,
        黄喜秀
        南宁市第五十六中学 (广西省南宁市530226)
        摘要:与文字相比,使用地图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简化历史知识,帮助高中生建立历史时空观,锻炼高中生历史思维。因此,作为高中历史老师,需要对如何利用地图培养高中生时空观的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将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全面提升历史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地图;时空观
        引言
        新课程标准提供的是宏观框架,为了在新课程标准基础上培养高中生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老师需要更详细地研究教育目标,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提升学生们的历史综合素养,就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发展情况而言,运用地图来锻炼高中生对于时间以及空间的敏感性是一条有效途径,需要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加入地图元素。
        一、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学生历史思维水平
        历史科目的教学难点在于对于时间轴的把握,以及对国家在空间发展方面的认知。这些知识点历来都是高考历史试题的难点,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也通常会在这些问题上犯错误。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是通过对文字内容的机械记忆来掌握相关知识,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存在记忆误差。如果使用地图来帮助学生们记忆,就会在其头脑中以地图为根基搭建一座包含了丰富图像信息以及文字信息的记忆宫殿,能够大幅度提升高中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二)创建宏观视角
        很多高中生在处理历史问答题的过程中存在失分现象,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历史问答题没有明确的解题步骤,特别是对于后面的学科内问答题,往往需要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阐述与解答。学生们在处理这种问题的时候,常常会顾此失彼,仅从几个角度来谈问题,缺少宏观思维。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平时授课过程中使用地图,针对某一知识点,建立时间与空间二维坐标体系,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对于该知识点的记忆,另一方面在运用该知识点解答问题的时候,还能够帮助高中生从宏观大视角对整个事件进行阐述,提升答题成功率。


        二、利用地图培养时空观的具体方式
        (一)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老师需要以历史教材中的各种地图为基础,教材所选用的地图都是对一些重大历史时间的注释,其中蕴含着很多零散的历史知识点。老师要带领学生们对教材中的地图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地图来还原历史事件的总体脉络、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等)。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某一章节的主要知识点提炼出来,并尝试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在时间维度或者空间维度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串联,通过这种方式帮助高中生在头脑中形成对于该知识的总框架,方便其随时调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
        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框架中,有关太平天国的内容一直都是考试的热点,同时也是近现代史中的一个难点知识。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形势图作为基础,将有关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根据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节奏,可以用三种颜色的记号笔标注不同的发展阶段。通过标注时间以及该运动的发展形势,让学生们意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在发展初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时间维度),其影响力就遍及多省(空间维度),该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以及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之后,教师可以用另一种颜色的记号笔标记出“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势力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的发展情况。与之前相比,该阶段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这体现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时空观,用一张地图就记载了天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些关键性事件,并通过观察地图理解该运动的兴起原因、失败原因、对社会的影响等知识点,提升高中生学习效率。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地图创建真实历史情境
        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室,为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室设计工作的时候,要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进一步提升地图的真实性,以地图为基础在班级中创建一个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能够在历史时空中学习知识,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感能够激发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其时空观念,对于提升历史综合素养帮助巨大[2]。
        例如《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铁路与公路的发展变迁。交通工具的发展时间跨度很大,知识点呈现出碎片化特点,如果进行机械记忆,会给高中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教室中的投影仪,以动画的形式展现铁路在地图上的发展历史,带领高中生们以宏观视角观察铁路从无到有的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在地图长标记出不同时期铁路的归属权,帮助学生们加深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的记忆。
        三、结束语
        利用地图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时空观,一方面可以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思维,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们丰富头脑中的历史知识框架,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以教材中的地图为基础,让地图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邹丽红.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素养培养[J].高考,2020(30):51.
[2]白雨馨.历史时空观与高中生时空观念培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