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李春芳
[导读] 初中阶段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阶段
        李春芳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天成垸中学 413000
        摘要:初中阶段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历史课程是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通过这一课程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学习需求,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在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高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作用,从而不断创新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高效培养。本文将通过对初中阶段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进行有效性策略研究,促进学生知识的高效学习掌握,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前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有效性
        引言: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历史教学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对学生进行这一课程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做好前提保障。但是,在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提升的高度要求。因此,当下教学对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充分分析探究成为了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思考问题。
        一、教学现状
        (一)学生兴趣低下
        在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能重视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长期应用说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低下,阻碍了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保证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当下教学中教师并不能明确这一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导致学生兴趣低下,教学效率长期不能得到充分有效提升。
        (二)生本理念缺失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主体地位的充分巩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提升,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1]。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重视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发挥自身的学习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知识的高效学习掌握,同时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促进。教师应该明确这一问题对课堂教学的消极影响,从而能够落实生本理念,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三)教学评价缺失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师不能重视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工作的高效开展,导致学生难以得到课堂所学知识的充分巩固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进行重难点重视的反复教学,导致教学评价工作缺少充分的课堂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知识巩固学习。通过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能够明确学生的实际课堂学习情况,为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前提。

教师应该明确这一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求。
        二、优化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这一课程枯燥乏味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充分培养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培养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教学案例一:在进行初中历史《秦统一中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大秦帝国相关统一中国的短片播放,使学生能够得到学习兴趣的充分提高,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落实生本理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作用,从而能够落实这一理念,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2]。教师应该重视以创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巩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满足学生课堂学习需求。
        教学案例二:在初中历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将学生分为两部分进行两汉的扮演,从而进行科技与文化相关知识的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发挥自主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
        (三)完善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评价能够满足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学习要求,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明确这一教学方法对学生知识巩固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而落实这一教学工作。
        教学案例三:在初中历史《三国鼎立》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用微课课件进行视频播放,并且在视频中设置思考问题。学生通过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思考问题回答,充分反映课堂学习实际情况。
        三、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这一阶段中高效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前提。
        参考文献
        [1]夏宏业. 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 2018, 000(002):110-111.
        [2]胡灯章. 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 速读(上旬), 2019, 000(001):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