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芳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职业技术学校 442300
摘要: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对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今就业竞争压力大,社会人才需求更高的今天,要求中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相关技术,也需要他们拥有一定的德育水平,中职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社会和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优质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因此,中职院校需要注重对在校学生道德的培养,借助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但是如何在此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价值,随即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职院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探析
引言:
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各个企业的用人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法律素养,因此,各中职院校为此展开了许多有益尝试,但究竟如何有效地提升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课程教学的质量,案例分析法便是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价值
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课堂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就是将真实的案例重现,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提升学生认知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合理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加深他们的印象,这样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同样的问题也能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能够发挥有效作用,帮助学生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教学法关键就是需要挑选出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用必须要符合课程开设要求,案例内容需要与教材内容相吻合,最好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失败的案例选择可能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因此,教师在收集和整理课程相关案例时,应该选择那些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或者与学生生活和所学所贴近的内容。
教学案例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开放性和实效性,选取来自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产生共鸣,较强的针对性是指选择的教学案例能够有效地解答学生在思想认知方面的困惑,帮助学生明辨是与非对与错,教学案例的时效性是指案例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要与目前环境变化和理论变化一致,而开放性是指教学案例的分析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以多种思路和途径来分析解答,这种案例的选取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选择好合适的教学案例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也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流程,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的探讨,教师可以抛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思考或解答,也可以根据案例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问题,同一个案例,学生的解答思路和分析方法都有可能不同,有的学生理解的可能较为浅显,有的学生也可能很全面地看到问题的本质,因此,在问题分析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将案例中的内容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印象,也能够帮助他们锻炼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是引导和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可以帮助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独立思考,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
(三)案例评价
案例评价工作是在经历了充分的讨论和探析后进行的,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案例综合评价时,教师应该进一步明确在这一案例中所用到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重新回顾,同时也要对案件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以及法理、法律规定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案例分析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并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在案例评价环节中,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和讨论过程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明辨是非曲直,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将案件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透彻的研究和分析,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中职院校所开展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是一门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职业道德与法律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选择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案例引入和分析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黎盈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知识经济,2020,000(003):112-113.
[2]林小青.谈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000(022):42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