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满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初级中学 广东 连山 513200
摘要: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基础管理单位,班主任如何借助的育人艺术,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从而达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这将是班主任值得认真深思的,以下是我在德育工作中的点滴体会,班级管理工作,关键要有借助育人艺术,即:情感熏陶,动之以情;言语激励,晓之以理;树立榜样,导之以行;立德树人,持之以恒。
关键词:班级管理 育人艺术、效果
教育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双重重任,既教书又育人,在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不仅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解释社会生产、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而且还要授给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的道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结合山区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身为年级长,对“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和“班主任怎样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进行思考,笔者认为班级管理中要坚持“4Y”教育艺术培养时代新人。“4Y” 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育人艺术,与班主任们共勉。
一、情感熏陶,动之以情
1.教师的爱是师生情感的升华。热爱学生是一种高尚的无私情感,也是人民教师的崇高美德,它给学生带来温暖和力量,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同样也会受到学生的爱戴,不仅表现在师生关系融洽,而且表现在学生喜欢上他的课勤于思考,积极讨论,勇于举手答问,课后喜欢做他所任科目的作业,服从安排,还乐 于接受该教师的批评。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中没有情感, 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例如:如果有学生生病了需要回家,我要么给家长打电话来接,要么派学生护送回家。对学生深切的爱,正是许多优秀教师取得成功的奥秘。
2.教师的爱,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的进步,耐心指导他们的学业, 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热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诚心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做到想为学生所想,急为学生所急。当然, 爱生不能对学生无原则地放任和迁就,而要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做到爱之深,求之严。例如:有学生受到威胁,我是主动保护。有一次一个学生闯祸了,把低年级的学生给欺负了,那个低年级学生的家长不依不饶,一定要到学校里面来找我班闯祸的学生算账。这时候我对那个家长说,这个学生了欺负了你的孩子,你看见了没有?其他人看见了没有?有谁可以证明?你的孩子有没有错误?发生在学校的事情应该相信老师,由老师处理好,如果我调查清楚确实他欺负了你的孩,我一定会严厉地惩罚他,你今天是绝对不能动手打我班学生的,如果把事情闹大了,对于谁也不好啊!结果是那个家长走了,我也批评了我们班的学生,我的学生也吓坏了,但是老师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他,他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我觉得他也是很感激我。他特别愿意听我的话,我的作业他也认真地完成。实践证明,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具体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得到平等的爱,换取爱心,从而达到动之以情。
二、言语激励,晓之以理
1.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是文字的表现形式,是教育者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中借助语言互相交往、沟通情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的确,良言好语能使逢凶化吉、绝处逢生;而恶言秽语能使人听而远之,甚至惹事生非、六亲分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注意语言影响,借助语言来感化学生,晓之以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有主张,使学生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2.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正确、健康、内容具体,讲求实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正面引导。其次教师的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新鲜感人,给学生以强烈深刻的印象,逐渐形成道德情感意识。比如:在学习了课文《追赶小明》《希望工程义演》《打折销售》以后,我就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要和时间赛跑,要乐于助人,要关爱家人,要好好活着,生活是美好的。
三、树立榜样,导之以行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书育人的必要前提,教师的言行对学生 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学家马卡连柯认为:教师的行 为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教师做的常常要比他们对儿 童说的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们以教师 为榜样,尤其是班干部,他们会学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去指挥别的同学, 有一次大扫除时,我看见一个班主任站在那里指挥学生干这干那,而他却一点不动手。不多时,他有事要走,就把任务交给劳动委员。谁知这个劳动委员也学着他的样子指挥同学们劳动,极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当起“老师”来了。由此看来,班主任只有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想学生遵纪守法,首先教师就必须是一个守法公民。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我们有目共睹且亲身经历过的事。
四、立德树人,持之以恒。
1.教师想培养品格高尚的学生,首先要自我的修养要高,不仅使自己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育人方法。当今社会是知识竞争和科技竟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培养社会人才的重任就自然而然地落在教师的身上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把握时代的脉膊,结合当前的课程改革,积极开拓创新改进教法,这就需要再学习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培育好下一代。其次,要培养学生树立自我教育能力,启发他们的上进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不懈地搞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一种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一种主动学习的精神,从小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自律,自觉,自强品格,必备的阅读、分析、表达能力。
2.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不符合社会进步的言行举止。只要我们早期发现,及时矫治,如同植树栽花,不仅浇水、施肥,还要松土、修枝、清除病虫害等,这样他们就会根深、叶茂、苗壮,将来长成祖国所需要的有用之材。
实践证明,班主任只有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开拓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也只有做到“情、知、意、行”的有机统一,满怀热情地用好“4Y”育人艺术,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才能培养学生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芳. 班主任怎样做学生的引路人[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吴明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班主任工作[J].新课程(上),2019(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