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丁春桃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班级管理方法更是具有突破性改变。
        丁春桃
        安徽省潜山市梅城中心小学    2463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班级管理方法更是具有突破性改变。以往小学班级管理都是采取刚性及硬性条例管理,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而柔性管理作为新型科学班级管理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挖掘学生内在潜能,为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因此,柔性管理对教师管理水平提升及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柔性管理;应用;小学;班级管理
        柔性管理作为新型人性化教学管理模式,是深入学生内心感情的管理方法,着重强调“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断地鼓励和关注,更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和互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升学生创造能力。本文将对浅析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柔性管理策略进行浅显探析。
一、柔性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应实施的意义
        柔性管理是在遵循学生内心想法的基础上,构建教师与学生良好的交际关系,与刚性管理相比有着极大差别。柔性管理是社会科学发展和教育改革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柔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不可一人独大,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心理成长空间,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学会站在学生角度查看思考问题。另外,柔性管理可以解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构建师生友谊桥梁,保证师生关系平等,做到相互理解和信任。柔性管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有爱、相互帮助的集体精神,有利于建设具有凝聚力班集体,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开发学生潜能与个性化创造力,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与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具体表现结合一体,明确学生较为优秀一面,留意学生不足之处,合理引导学生,真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1]。
二、小学班级管理应用柔性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阶段,在校期间难免犯错,班主任需要有耐心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分析学生犯错原由,积极处理学生所犯错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使其顺利改正错误,例如,在课间活动时,学生在打闹中不小心将数学教具折断,却没有一人主动承认。这时班主任不能对学生严厉批评,应教育学生“犯错不可怕,要有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知错就改”,学生在教师的柔性管理下逐渐放下思想包袱,勇于承认错误。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给予学生良好的成长空间,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积极踊跃参与各项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责任心,使其拥有主人翁精神,学会为班级着想、为班级着想,继而增加班级凝聚力。班主任还要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能够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让师生之间更加和谐美好[2]。


(二)以身作则,明确柔性管理目标
     柔性管理能否起到积极作用,主要在于班主任是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从班主任层面来看,首先要不断提升自身行为、知识和道德素养,通过身体力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得到学生认可。因为良好的品德与渊博的学识能够引起学生对班主任的关注,学生也愿意与其交流,对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另外,学生在班级中都是独立个体,尤其对内心较为敏感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以学生原生家庭为着手点,寻找引发学生自卑、敏感、懦弱的影响因素,依照学生实际情况给予关心、呵护,使其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敞开心扉,积极乐观地融入班级体当中。因此,在柔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时刻感觉到来自班主任关注,只有对学生进行平等、关爱和关注,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要让学生体会到爱心和关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让自己变成学生心中的“小树洞”,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真实想法,一旦发现学生在校期间出现反常行为,应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对学生偏执思想予以引导,改变以往一人独大的班级管理局面,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将“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教师生涯的奋斗目标[3]。
(三)及时表扬,灵活运用批评艺术
        由于现代学生大多在家中娇生惯养,说话办事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班主任教师需在班级管理中灵活运用批评艺术,引导学会为他人着想,通过形式多样的班集体活动,增加学生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而不是一味批评指责,甚至没有详细了解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就盖棺定论,对学生随意的指责、谩骂。从以往班主任管理经验来看,柔性管理不止是包容和肯定,还是在及时表扬与适当批评作用下共同完成的,这样既能提高班级整体管理效果,又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拥有健全人格。为此,班主任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密切观察学生变化,及时发现学生优缺点,对学生优点进行表扬。班主任在表扬学生时,可以用眼神代替语言,发自内心表达对学生的赞许喜爱,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荣誉感。对犯错学生应采取适当批评教育,在批评教育过程中也要掌握方法和分寸,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心,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批评教育方式,并对学生予以鼓励,用诚意感动学生,真心实意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对成绩比较差学生,班主任不能直接提出批评,而是通过各种其他途径,了解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并主动与其交流沟通,给予相应的鼓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态度进行学习,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结语:
总之,为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水平,传统刚性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教学发展需求,而柔性管理作为新型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坚持以生为本,提升学生思想认知,强化师生沟通,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管理。这就需要班主任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思考,了解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树立榜样与正确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文军.柔性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20,18(30):186-188.
[2]董建峰.小学班级管理模式问题探析[J].文学教育(下),2020(10):156-157.
[3]熊剑.提高小学班级管理实效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