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贵友
广东省博罗县罗阳第六小学 广东?惠州 516100
摘要:20世纪60年代初,思维导图概念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提出,思维导图的提出前提为“图形与联想是人类大脑进行语言思考的前提”,东尼·博赞将思维导图认知为人类思维的一种图形技术,一种自然功能,且能够应用于认知领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与认知具备诸多优势,如学习效率的提升,受教育者思维能力的锻炼,及受教育着知识体系的架构和延伸等。本文将小学英语外研社教材作为举例依据,针对小学英语单词的学习展开分析,侧重于对思维导图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实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阶段,往往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知识的阶段,所以英语老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特性,将思维导图技术融入到教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教学,通过思维导图等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英语方面的提升和应用,但是目前我国还在进行思维导图技术的摸索阶段,就难免会有很多不足之处。在这种时候,我们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通过使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给学生铺设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发展思维,给孩子思维上的一个导向。
1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分析
1.1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协同性
在我国新课标进行重新规定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协同能力进行了特别的要求,要求学生们都必须拥有较强的协同学习能力,正巧,思维导图就拥有能够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协同学习能力。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极大地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况且我们进行英语教学就是为了能够进行交流,而将思维导图加入到英语教学当中,就可以在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因为在对思维导图进行使用的时候,从导图的含义到意义都是需要同学们一起进行交流的。在这个阶段中,老师可以进行引导,倡导孩子们全程使用英语交流,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口语方面能力得到加强。比如,同学们在学习Phone这个单词的时候,就可以对于手机方面的知识进行讨论,展开同学们的思维,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学生的协同能力。
1.2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
思维导图教学重在链接知识点,建构学习体系,通过图像将英语知识点串接起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模式,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线路图的形式,引起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建构浓厚的兴趣学习氛围。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出生动形象的、美观的思维导图,能够在第一眼缘搏得学生青睐。
2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分析
2.1利用思维导图完成单词教学
单词、词组、句子是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重点,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才能打好英语学习基础的地基。目前,大部分小学生在英语单词和词汇的记忆中,主要方式是“赶鸭式”记忆,这使得学生掌握不了正确的单词记忆方法,短时间内容易遗忘。
这种传统的记忆方式效率较低,甚至容易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教学生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记忆单词。在记单词时,我们可以按照前缀和后缀对单词进行分类整理,将具有同一前缀或者同一后缀的单词整理在一起。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将同一类型的单词整理起来,例如我在给学生讲食物类的单词时,就给学生归纳了常见的肉类与蔬菜的单词。这样,小学生的记忆强度就下降很多,容易识记更多的单词。也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单词记忆方法,能加深小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印象。
2.2教学活动环节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展前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程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其次,给予学生一定的展示机会,教师将思维导图的中心节点作为问题,如将“colour”作为中心节点,要求学生根据中心节点回忆以往学习过表示“颜色”的单词,并用笔画出思维导图。在学生操作的环节中学生主动翻阅教科书中单词那一部分,并挑选出关于颜色的单词记录在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上;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当班级学生对近期所学过的关于颜色的单词都掌握后,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教学拓展,将现有的思维导图作为基础,提出学生并未学过的颜色,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英语词典,以达到一个教学延伸的目的,与此同时帮助学生养成查阅英语词典的好习惯。
2.3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期末复习或教学总结中
小学英语课程同类型的知识结构一般放在一个单元中或者一本教材中,再进行期末复习或者教学总结时,教师就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重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教材内容为学生构建知识脉络,引导学生重新复习所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加强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且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重新构建的思维导图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注重的所有教学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盲目做无用功。
2.4阅读教学
大部分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相对较差,为了推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展开,老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为出发点,归纳出文章的主题以及每一节的核心思想,这样能够让文章的行文脉络变得更为清晰,从而能够有效增强小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此外老师也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导图制作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从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中受益。我经常让学生将语篇阅读中的常见句式以及重要知识点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来,这样可以有效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对小学生的英语能力有着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我国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还是处在发展中的阶段,与我国的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完美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思维导图这种教育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升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郑婕.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20(5):60—61.
[2]姚小霞.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学周刊,2020(02):109.
[3]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5):78-84.
[4]魏红霞.思维导图在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