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春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5115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各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新课改环境下“3+3”新高考选科模式的推行更是为高中学科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而言既要根据新高考模式要求对课堂教学方法作出相应优化调整,又要从学生学科核心素质培养出发让学生从课堂中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此,本文通过探究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问题,并结合新课改要求提出生物教学改革策略,为生物教学水平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前言
新高考“3+3”选科模式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不同于传统文理科的分类模式在新的选科模式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素质更能得到展现,在新的选科模式下也为学科特色教学、“走班制”教学实施开展提供了推力。对于选择生物学科作为高考科目的学生而言教师应使其明确生物学习对自己升学的关联性、能否进入理想大学及理想专业,在学生对选科模式具有清晰的认识后才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同时,教师也应根据新课改对生物学科提出的新要求对自身教学工作作出相应的改善,使学生更能透彻掌握学科内涵价值。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1.1受过去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较大
新课改以来高中各科教育不应单一围绕着学生学科成绩、排名进行教学,而是应当从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出发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应用实践。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仍然会受到过去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味地让学生从练习中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并没能做到对知识内容的透彻讲解,更多的是将应试技巧和解题技巧这类技巧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面对同类型的学科问题时学生能够有效解决,而对于变式或开放性的问题时学生则难以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实践。
1.2教学方法落后
高中生物是虽然是传统理科学科的组成之一,但学科性质更多的是偏向于文科,即需要学生对生物知识内容进行积累记忆,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后学生学生的学科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将导致学生只能浅层理解生物知识内容。落后的教学方法并不利于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新课改环境下教育工作者更应加大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先进教学方法引入下生物课堂教学才能高效化开展。
1.3课堂学习氛围不足
生物学科中的知识内容主要是通过观察体验总结得出,学生在学习生物过程中应具有积极自主的参与意识,通过不断的讨论研究才能提高自己的生物素养能力。
但在当前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学习氛围明显不足,学生不愿主动配合教师展开对生物知识内容的思考讨论,只是对现有的知识总结进行记忆,课堂学习氛围不足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学生只是将生物学科当作是升学必须完成的任务而非发自内心地主动去学习生物。课堂学习氛围不足的问题在新高考“3+3”选科模式推广应用下将会有所好转,新的教学背景之下教师更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工作作出相应的改善,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后学生才更能从生物学科中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二、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策略
2.1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新课改环境之下高中生物学科更应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通过对学生学科核心素质能力的有效培养才能促进学生更有效吸收掌握生物学科知识的内涵价值。一方面教师应为学生新高考选科提出相关建议,让学生更加充分掌握到生物学科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则应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核心素质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展开对生物知识内容的自主探索,在探索式的课堂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能力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在开展核心素质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兴趣特点及能力素质情况让学生更好地接触了解生物核心素养内涵,并通过开放性的教学问题和课堂互动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进行实践应用。
2.2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生物实践教学
在开展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单一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应从实践观察和动手实验出发让学生从实践教学中深刻理解生物知识的原理及其应用。对于传统生物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问题需要教师对生物课程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从丰富有趣的观察、动手实践中感受到生物学科的独特魅力,进而对生物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例如,在《基因突变》的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之中苍蝇和柑橘基因突变的教学案例为指引让学生展开对现实之中生物出现基因突变例子的探讨,进一步的再从环境角度出发分析物种产生基因突变的原因,通过讨论研究学生将会对课时内容形成长期牢固的记忆。
2.3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
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还应落实到课程考核评价工作上,在过去的学科教育中教师往往会淡化教学评价工作,只能从学生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由于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学工作将难以有效开展,尤其是在新高考模式之下如果缺乏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学生的学情信息无法有效传递,从而为学生选科及升学带来影响。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从课堂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反馈等环节的实施开展中教师将更好地掌握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能根据课程考核标准来开展与之相对应的考试、作业训练等,同时学生也能从评价互动中将自己存在的不解和疑惑及时汇报给教师,使教师能够合理调整教学思路全面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
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改环境之下高中生物学科亟需作出优化和调整,及时解决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性低、师生互动性差等问题,并根据新课改教育要求教师还应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通过实施开展素质教育、加强生物实践教学、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等将能促进生物教学高效化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丹. 浅谈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进展与改革[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19(8).
[2] 李红波.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的分析,思考及改革思路[J]. 中学生物教学, 2010(5).
[3] 陈蕾.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