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甜
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 530200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回归生活成为教育界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热点课题。在特殊教育中,听障学生因为听力和语言上存在障碍,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用语言去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这就给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如何提升听障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为听障学生书写表达能力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本文拟谈谈生活教育在听障学生书写表达中的应用,希冀能与特殊教育同行进行互相切磋交流。
【关键词】听障学生;生活教育;书写表达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源于生活,最终要用于生活,这才是成功的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近年来生活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陶行知主张生活就是教育,如果在学生教育中,刻意去追求“教育”,就会脱离教育源自生活的本质。教师只有做到生活与教育更好地融合,才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习得知识与生活力。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听障学生因其听力和语言存在障碍,因而书写表达能力也比较弱,表述语序颠倒混乱、主次不分,有的甚至语句缺少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他们的书写表达能力非常重要。为了帮助听障学生能够与常人进行正常书写交流,减少相互之间的沟通障碍。特殊教育教师就要秉承生活教育理念,把生活和教育联系起来,通过生活来形成真正的教育,让听障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受教育。
一、听障学生书写表达存在的问题分析
听障学生听力存在残疾的情况,在正常学习与交流中,就不能像健全人一样通过听的方式来学习知识,获取语感,只能借助手语和阅读语来获取。不过,从实际情况看,通过手语获取的语感不规范、不完整,同时,同一手语包含的意思比较多,不能准确细致地表达不同字词的含义。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教师和听障学生都是通过打关键词、字进行交流,这就会使得听障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容易出现各种错乱,很多字词的意思他们不能准确理解,进而导致书写表达字词颠倒、成分缺失、语序混乱等。此外,通过阅读获得的语言知识,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机会也比较少,较难转换成学习需要应用的内容,不利于听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
二、生活教育在听障学生书写表达中的应用
(一)通过造句说话,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
在听障学生语言学习中,语言表达需要一定的词语积累,这样才能较好地满足日常表达的需要。根据生活教育理念,教师要将语文新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这也是培养学生书写表达能力的第一步。
为此,教师可对教材中的关键词语、生僻词语开展造句练习,将这些词语迁移到生活情境中,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物体,来使学生形成直观、生动的画面感,增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五彩缤纷”这个常见形容词过程中,虽然听障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这个形容词是用来描绘物品颜色多和美的,不过在生活中应用却又不能明确。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情景让其造句,如(什么)五彩缤纷?(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什么)五彩缤纷?利用图片展示和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加长句式的练习,听障学生就能逐渐理解并书面表达出花园里的花儿五彩缤纷,天上的风筝五彩缤纷,等等。在生字教学中,教师既可以单独教学生字,也可以将生字结合课文一起进行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然后,再根据课文中的句子来对其意思进行讲解,并列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最后,让学生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造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水平,也能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厅长学生头脑里积累的词汇数量不断增多,同时,能对这些词汇理解深刻,才能轻松地进行语句表达。
(二)增进课内外沟通交流,在实践中进行表达练习
生活教育倡导在生活里进行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特殊教育教师要从生活中找到教育的工具、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对听障学生的书写表达进行培养。教师与学生要增进沟通交流,及时介入与指导。沟通交流的形式要多样化、生动化,带有极大的情景性和感情色彩。师生之间借助有声语言以及丰富的手势、眼神、表情、语调等开展交流,可先用手语进行表达,再将表达内容写在纸上,这样将能提高表达的准确性。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做饭”“过生日”“到动物园游玩”等的经历,并将自己的感受写在纸上。还可让学生说说自己家庭的住址,附近有哪些公共设施,我们的学校是怎样的,等等。这些内容都能促进听障学生书写表达,使书写教育真正成为服务于智障学生未来生活的实用技能。还可以利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音视频等构建出社会生活情境,快速、准确地建构起关于这些语言意义的认知图式,引导听障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模拟、练习,快速提高语言表达、书写沟通的能力。
适度练笔,对促进听障学生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极具裨益。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主要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以生为本地适度布置练笔任务,让学生写写自己学习洗衣服、做饭等的具体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听障学生的劳动意识,还能使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提高表达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写写一天中发生的事情,这样不仅能看出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还能丰富其语言,训练他们表述的完整性。此外,教师还要合理应用网络提升听障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当听障学生在网络上与别人交流时,如果其发现自己写的话别人看不懂,导致交流不畅通时,就会产生急切的需求感,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怎么进行正确表达。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正确的引导,利用网络来促进听障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提高,让学生在“做”中学到真本事、硬本事。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对教学素材进行生活化加工,创设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欢快,让学习不再枯燥和乏味,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事件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静.促进智障学生语言发展的生活语文教学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20(21):52-53.
[2]徐艳梅.生活教育:智障学生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J].江西教育,2016(30):9.
[3]凌思艳.听障学生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教育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