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76000
摘要:随着大学生全国普及率增高,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校园安全管理更加成为重中之重。为尽可能避免校园安全危机,提高校园安全应急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建立更全面的校园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这是当今大学安全管理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营造更加和谐安全的校园氛围,将根据大学的发展特点,创新大学校园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为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做铺垫。
关键词:高校;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构建
引言
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稳定安全学校环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校园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大学中的安全问题逐渐出现,越来越多人重视校园安全。大学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员。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教育的重要场所,校园安全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校园安全的应急管理影响校园管理的有效性。
一、影响校园安全管理的因素
(一)学校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在建国初期高校一般都处在市中心,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市中心的老校区年久失修,教学设施老化。一些城市为了吸引教学资源,给予学校便宜的地皮。但是校区一般离市中心很远,周围的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大学的位置穿插交错。社会人口流动性强,人口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虽然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保安人员并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但是学校公共区域及开放式宿舍等地的安全监督方面仍然存在空白地带。
(二)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现代大学生思维过于简单,缺乏社交经验,安全意识薄弱,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和威胁。在从众的影响下,大学生对道路安全问题漠不关心,闯红灯和横穿马路频繁发生。社会对大学生遇害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例如女大学生失踪,被骗进传销组织等事件多有发生,表明高校学生群体重缺乏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三)学校及相关行政部门的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
由于大学城建成的历史较短,大学城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还很不完善,尚未建立起具有自身规模的综合性协调体系。在公共安全方面,一些公共场所存在管理空白,没有足够的应对危机的措施。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缺乏相关措施,并且在交通拥堵的安全性方面,缺少对不遵守法律的处罚等等。上述各种问题有必要在大学城中加强安全措施。
二、高校校园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陷事前预防管理
鉴于高校安全管理的具体情况,许多高校的危机教育机制不完善,对预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对管理的实施会产生很大影响。大学生缺乏安全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如果校园内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校方没有事先做情况的预设和处理方案,而一些学生缺乏危机意识,当出现危险情况时,发现问题时间过长或报告时间延迟,校园安全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二)缺乏校园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一些大学不重视校园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仍然存在很多空白。大学突发事件的主体是行政部门和保安部门,但是大学已经在行政部门,保安部门中各自建立了紧急安全管理应急系统。部门之间制定的校园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并不统一。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实施。
(三)缺乏足够资金投入
近年来,人们对大学校园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大学需要增加对安全性基金的投入,但是就招生规模的要求的不同,安全性服务也是不同的。
高校缺乏紧急资金预算,因此,在发生紧急安全事件时,学校无法及时提供财务援助,这可能会使大学校园安全事件的处理变得麻烦。
(四)缺乏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我国高校仍然没有具备决策功能的应急管理系统和应急协调部门,也尚未建立其他紧急情况的协调机制。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学校将无法进行调整,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的安全应急管理的有效性。如今,大学中的大多数应急管理组织都是临时组建的,而实施有效且持续的应急管理仍具有固有的弊端。首先,危机管理需要内部和外部组织的协作,临时成立的小组每次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成本同相关机构进行协调,这会错过处理问题的最佳效果;其次,临时领导小组尚未事先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难以建立和实施成熟的应急预案。第三,没有建立适当的培训和应急教育机制。第四,临时组织缺乏机构规范和法律支持,这将直接影响危机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三、高校校园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构建对策
(一)制定更加全面的安全应急工作预案
事先预防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全面地实施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有必要建立更全面的安全应急工作计划,并尽早预测潜在的安全隐患,以确保安全。在紧急情况下,校方可以迅速提出对策。高校安全管理保障部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结合过去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制定了安全应急工作计划,有效地识别和评估紧急情况。针对已发生的安全隐患,及时分析安全隐患的原因,积极开展各项处理工作,减少损失,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学生和校园安全提供稳定保障。
(二)提升高校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的公共治理效率
在安全应急管理过程中,高校应整合与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有关的工作机制,并结合各个工作部门对校园安全问题的排查工作,特别是周围的派出所。共同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理工作计划,纠正安全危机。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题角色,与社会各行政部门建立密切关系,建立基于网络的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共同维护大学校园的安全。大学的安全管理部门应扮演连接校园指挥中心的角色,以构建集技术防御,民防和物防为一体的校园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此外,高校应高度重视监视工作系统和警报工作系统的安装,并优化技术设备以提高安全能力。
(三)做好安全培训以及安全实践
只有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才能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质量。但是,许多学生对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这就是为什么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高校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规章制度解读,定期组织师生参加安全实践演练,使师生能够掌握安全技能和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财政支持在校园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的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更合理地使用资金,以有效应对校园突发事件。在建立高校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应预留好资金,以避免财务问题对应急管理的影响,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后及时使用。
(四)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管理的组织机构
组织结构是应急管理的决策,指挥和协调部门,是紧急事件有效管理的组织保证。建立独立的组织和应急管理系统,集中学校和社会资源,及时交流信息和经验,更好地管理学校突发事件。高校必须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组织系统,并且该组织系统通常应由决策小组,执行小组以及咨询小组组成。决策小组是核心小组,负责指导和应对应急情况,组织和实施团队成员以及制定应急管理决策。实施团队是决策团队的应急管理计划的特定执行者。咨询小组提供决策小组信息和数据分析。这三个部门缺一不可,只有通过分工协作,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应急状况。
(五)建立高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的信息化平台
当前,各高校已开始重视计算机管理信息化建设。例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率先开发和实施了“校园110”警报支持链接服务系统,以加强校园巡逻和消防管理。江南大学保安处主要开展数字安全校园建设,包括监控平台,消防平台,门禁系统,交通管理和信息平台管理。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利用研究、探索、开发和建设的成果,填补当前大学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的空白,优化高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使机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
[1]郑建锋,孔雅萌,朱桃花.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科技资讯.2016(11);154- 154.
[2]何俊彬,刘兴稳.高校校园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J].求知导刊.2015(11);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