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识字教学收益丰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梁夏英
[导读] “科学的识字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
        梁夏英
        厦门鹭江新城小学
        “科学的识字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从汉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它能让学生通过“析形而索义,因义而记形”来形象识记汉字。本人尝试进行了“科学识字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收益颇丰。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科学识字法”通过对部首偏旁的正确讲解,对字形字义的合理解析,还通过溯源图教学象形字、会意字等,把汉字还原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使汉字成为孩子们眼中的神奇知识,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不仅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更激发了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使识字成为自身的需要,迫不及待地要去探究汉字的奥秘,形成了学习兴趣。由于学生的兴趣高,学得愉快,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例如:我在教学“冠”这个字时,先展示“冠”的画图和小篆字形:  , 将“冠”分解成“冖、元、寸”三个字符。告诉学生“冖”是用布帛蒙盖的意思,这里表示帽子,“元”是人头,“寸”是手。合起来有“用手给头戴帽子”的意思。帽子在人的最高处,引申为最高、第一,就是“冠军”。再如,在教学“孝”字时,我先出示相关画图和金文字形:,让学生整体感知,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奥秘。他们很快发现:从形体结构上看,“孝”字像一个孩子背着或搀扶一个老人行走,这就是孝顺的表现。并且一看就明白了,楷书“孝”是 “耂”和“子”的合体字。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不仅牢固地记住字的音形义,而且对学习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这些汉字已不再是抽象的符号了,而是一幅幅形象的图画,一个个蕴含着丰富知识的鲜活实物了。
        二、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汉字学识字教学法”用汉字学有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特别是用古文字形来说明字理,形象性强,构形原理直观,十分符合儿童形象性强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得明白,理解深刻,所以在文字的应用中错误率明显减少。节省了教学和学习时间,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间接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第10册《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中 “ 卸”这个字时,普通的识字教学法主要依靠学生的死记硬背、反复摹写来识记字形,学生费时费力,学得辛苦却效率不高。而采用“汉字学识字教学法”则可以完全改变这个现象。本人尝试把 “卸”字分解为“卩”、“午”、“止”这三个部件,追根溯源,引导学生明白“卩”就是屈膝跪坐的人的样子,“ 止”指的是停止; “午”指马。本义是停止前进,解马卸车。教完之后,我当场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全班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个字的字形,还理解了它的意思。既省时,又高效。再如,教学第11册《最后一头战象》中“寇”字时,我先展开“寇”的画图和金文字形: ,接着把“寇”分解成宀、元、攴三个部件,引导学生了解“宀”指房屋,“元”是人头,“攴”音pū,金文写作,是右手(又)持木棍或带杈棍的形状,表示击打的意思。三个意符合起来理解,“寇”的意思就是有人闯进屋里用棍子敲打主人,现在泛指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寇”“这个字的音、形、义的掌握正确率达100%,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三、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一个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科学的识字教学对汉字演变的反复展示,无形在学生头脑中架起了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桥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适时的引导,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郊”这个形声字时,我先讲解“右耳旁”的正确读音和准确意思,让学生明白了它的部首是邑(阝),音读jiāo,“邑”表示地域、处所。接着,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已经认识的带邑字部首的字,即现在通俗讲的右耳旁的字。学生讲出邻、邦、郭、都等一串字后,最后,我引导他们自行归纳,这些字都与地域、处所的意思有关。这样的做法不仅充实了课堂教学,为以后的语文教学作了铺垫,而且能有效地养成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又如汉字中还存在许多形声推理的现象,我适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推理过程中来,穿插进行一些如猜发音(如城、歌、吐……)、猜字义(如尖、盯、枯……)的活动,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再如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指导学生从汉字的形、音、义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教材内容的不着边际的滥问。当发现学生提出带有规律性、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时,我及时予以充分肯定;对于提得不够好的,也不必求全责备。这样的做法,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十分丰富的,科学的识字教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不仅能够形成识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难理解又难识记的汉字,我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鼓励他们运用想象去寻找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
        如: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仰”字时,我先出示甲骨文,让学生观察并想象这个字的左右两个部件的形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左边的部件像是个站立的人,右边的部件像个跪着并抬头看站着的人的形状。这时,我趁热打铁,适时引导学生想象:为什么右边的人要抬头仰望左边的人呢?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再进行讲解,“仰”是会意字,本义是面朝上。引申为仰慕,敬慕。再如,教学 “自”字时,我出示它的演变字体: (甲) 、(金)、(小篆) 、(隶) ,让学生想象它的样子。学生经过想象后,猜出是鼻子。这时,我再告诉学生“自”代表鼻子的意思源于中国人在表示自己时,总习惯指自己的鼻子!
        这样的识字方法,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记得牢固,想象力也得到充分的培养。
        五、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古老的汉字,浓缩了远古真实丰富的生活画面,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密码,保存了我们民族珍贵的悠远记忆和岁月印痕。如同前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所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汉字的创造,是我们的祖先对万事万物细腻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缜密的思考和入微的描摹,它们沉淀在字形中,可见,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是非常大的。教师在运用“汉字学识字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究、发现、揭示这种神奇的造字心理机制,在了解汉字负载的文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迁移默化地受到了汉字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汉字内蕴的博大精深,逐渐认识到汉字不是从天上掉下来、地上冒出来的,而是因生产、生活的需要由人类创造出来的;它也不是谁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实物的形象,人类语言的需要、人类思维的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结合所教的部首、部件和字,相机告诉学生我们祖先造字的原理。例如,从甲古文的“卩”、“女”、“母”、“邑”等字可以看出,华夏先民的坐姿是跪跽,即双膝并拢于地,臀落足跟上。这种姿势保持了很久,与今日本人跽坐形式相同。又如古人由于不了解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遇到问题喜欢用龟壳、兽骨进行占卜,并以占卜的结果来判定吉凶。甲古文“兆”字就像龟壳上的裂纹。再比如舞蹈的“舞”字,初形是“ ”,即一个人手捉牛尾巴,且唱且跳的欢快景象。我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辅以适当的解析,不仅使汉字的表意特征昭然于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一方面从心底由衷地钦佩华夏民族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油然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研究实践证明,“科学的识字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更能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