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微课的实践探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张 群
[导读] 微课作为教学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
        张 群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佛山希望小学,广东 清远 513232
        摘要:微课作为教学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其在现代教学中的渗透,成功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各种束缚。不仅促使教学渠道进一步拓宽,而且成功将课内、课外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到了一起,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微课辅助下的现代教学,不仅激发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借助其直观、生动的知识呈现,也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美术课堂中微课的实践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微课;实践
1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的发展使各行各业的数据呈现出灵活性、多样化、海量化的特点,互联网与远程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以便民的形式和优惠的价格受到了人们的追捧,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学习途径的多样化,促使以往的课程教学模式逐渐朝着个性化、便捷的方向发展,人们也越来越热衷于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多媒体资源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使微课这一教学形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逐渐普及。
2 研究背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多元化且灵活化的数据特点,移动互联网和远程教育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电脑、平板、智能手机以其更加亲民的价格得到广泛青睐,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学习途径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课程和课堂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人们更加热衷于便捷、多样的学习。而多媒体资源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广泛渗透,使得“微视频”这一小型化、细微化的新型教学形式应运而生。而随着美术学科在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中所占的比重的提升,美术学科教学的地位也在不断地上升。
3 微课的运用优势
        (1)短小精简。微课之所以“微”,是因为其短小精简。课程用时短,大约在五分钟左右。由于学习者的有意注意时间一般在五到十分钟,超过这个时间会逐渐引起学习者的疲劳,注意力分散。“精”是指微课内容的精简,将重点内容浓缩在视频资源中,需要更简洁的语言和更为直观的呈现方式,能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内吸取精粹的知识,已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2)目标明确。微课教学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重难点或者疑难点内容进行讲解的,所以微课教学目标明确,具有针对性。能根据学习者所需,把握重点,对症下药,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掌握。(3)声图并茂。微课主要是以视频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将教学中的音乐、图片、文字、声音等资源进行整合、编辑、剪辑,形成微课视频,通过多种组合形式共同刺激学习者听觉、视觉等,使学习者的有意注意更为持久,提高学习兴趣,吸引学习者主动学习。(4)存储量小。传统的教材和辅导资料占用了教师和学生大量的空间,同时也不方便学习者携带,微课教学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开展,由于时间较短,因此占用的资源储存量也较小,易于携带,便于随时随地观看[1]。
4 小学美术课堂中微课的实践策略
        4.1 教师进行针对性视频录制
        要对微课教学中涉及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完成视频录制,同时教师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主体,让学生从不同的出发点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比方说,教师在讲解色彩搭配时,因为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色彩知识,所以,老师就将美术教材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对主观感知做出正确的决定,并让学生展示出不同样式的色彩搭配,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展示微课教学的优点。

尽可能将大量收集资源融入到微课视频中,微课教学可以容纳大量的信息,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化,通常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对知识的讲解以及作品的展示都存在局限性,微课教学方式完全改变了这种问题的存在,教师只有做好课前准备就能搜集大量和教学知识相关的资源,同时借助互联网的作用可以打造出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从而将教学效率大幅度的提高。
        4.2 构建良好的微课平台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无论是微课教学,还是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搭建良好的微信学习平台是保证美术教学质量的关键。由此,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美术知识功底,打破固定、单一的微课制作模式,不断提高微课制作水平,以立体的、全方位的传播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此外,在美术微课平台中,教师需要融入图像、文字以及影像等知识,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取最能满足学生需求的传播形式与学习途径,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美术知识、学习美术技巧。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微课教学平台,让学生能在此平台上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巧,以此为后期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发展指明方向。
        4.3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生的学习会明显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就应该重视实际教学的环境,学生学习的重要场地就是课堂,教师要重点关注课堂环境的布置,同时采用各种方式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完成学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微课作为核心,定期完成美术教学设计和应用的开展,这样以来就可以将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无味的形式进行创新,将学生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又能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一定程度上将教学质量提高。
        4.4 利用微课展示学生作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小学美术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美术教师可以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美术课堂的拓展[2]。微课的多样性正是将美术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拓展的法宝。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在微课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积极性,美术教师可以将学生创作的比较精美的作品通过微课展示,并引导彼此进行相互评价、打分和探讨,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路进行启发,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将一幅作品分别交由四个学生进行打分,然后将打分细则告知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也让他们更有使命感,在发现别人不足地方的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思考,进而提升其对美术的鉴赏及创造能力。
5 小学美术课堂微课设计的注意事项
        (1)语言讲解。微课内容的阐述、讲解、分析需要教师语言的表达,因此教师讲述时的声音包括语速、音调、节奏、情感等都对学生的听课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2)内容丰富。微课虽微,但整个设计过程仍然需要必要的故事、丰富的情景、启发性的问题、互动性的活动融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潜移默化的学习效果。因此,微课内容的丰富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策略。(3)时间把握。微课一般设计在 8 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容一般都是重点、难点、知识点。因此微课之微,到达极致便是质量的精简。微课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把一个知识点、技能讲清讲透,一是要对教学环节进行精确的时间和内容的控制;二是要不断地反复练习,力求思路清晰、语言精练、环节齐全。三是对后期的剪辑要追求留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争取时间越短越好。
6 结束语
        微课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影响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微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以往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美术课堂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等。美术教师应创建更为系统化的微课学习平台,丰富微课的类型,不断提升自身的微课制作水平,促进微课在美术教学中发挥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提升美术课堂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海妹,李荣超.伦维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学周刊,2018,6(18):146-147.
[2] 王晓静.“微”风吹进美术课堂:微课在美术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7(34):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