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王潇乐
[导读] :当今社会,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
        王潇乐
        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636000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升人到各个阶段的教学之中,对学生的教授不再仅仅是成绩的要求,学生本身对于课堂的兴趣也是尤为重要的,关系到今后的教学难度。而在小学英语这一教学内容之中,新课改要求必须根据学生的独特特点进行分析,在学生产生足够兴趣的同时再进行培养,把这视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让学生自身对于英语课堂产生了足够的兴趣,才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英语的学习,逐渐形成完善的英语学习意识,从而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应试教育在我国存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因此教育思想也具有一定的惯性,至今也影响了当前的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大部分都是以老师为主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然后细碎化的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大部分都是全盘接受,缺少质疑环节,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往往是在同一标准模式下的学生更善于考试,因此老师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为学生拓展个性化教学维度,同时要通过质疑和批判来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
1 核心素养对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重要作用
        思维能力对于学习来说非常重要,不论是学习英语知识还是学习其他学科,学生如果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就可以更快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相应得到有效提高。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以及理解分析,能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提升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如果学生的思维意识以及思维能力较差,不仅其学习会受到影响,甚至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也很容易被淘汰,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英语课堂,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小学英语的部分现状
        哪怕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行的今天,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目前依然有着过于传统的问题。虽然小学英语学习并没有太过深人,但这个阶段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奠基环节。而部分小学英语课堂还依然在使用数十年前的那一套,教师拿着粉笔讲,学生抱着课本听,再加上由于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是第一次接触到英语,他们往往还不能适应这种系统的学习方式,这就会导致教师教学的效率不够理想,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热情。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更可以说的上是一种艺术,英语的教学关键并不只是教会学生各种单词或语法,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这样一门语言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会去说,学会去写,而不仅仅是背单词背课文。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会把目的局限于每一次的考试,学生对于英语的认知会变得局限,变成仅仅是对于诸多字母的组合,而不是一门语言,缺乏对于英语的兴趣,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和语言能力。
3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3.1 英语口语环境
        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于英语这样一门语言的学习来说,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是很重要的。说到底,英语教学的目的最终还是可以让学生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并可以用英语来与他人沟通,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出一个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尤其是要让学生远离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自己进行思考,自己去说英语。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尤为如此。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说处在可塑性最强的一个年龄段,在这个时间所培养的一些良好习惯会使得他们终生受益,所以教师需要在这个时间段多创设英语交流环境,并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惯。借此才能达到英语课堂开设的最根本的目的,让学生可以自由的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3.2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小学英语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融人到学习环境当中,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求异思维的教学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思路,也能促进教学课堂的翻转,让学生学会多方位思考问题,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鞯里和创造能力。有些文章中涉及的人物众多、故事情节也跌宕起伏,老师可以采用“演绎小品”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给出自己的理解角度,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融人到集体学习的氛围当中。然后班级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按照老师设定好的教学任务逐步完成,学生所形成的理解也会更加多元化,并能在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中产生思想碰撞,完成自主思想的创新。小学是学生的重要学习阶段,老师为了节约时间,常常将自己的解题思路传授给学生,而学生的任务则是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甚至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这样的教育模式消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很难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应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并对学生的其他解题路径加以重视,将答案设置为开放性的给学生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
        3.3 通过课前预习,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项能保证学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能力。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不仅可以实现英语素养的提升,同时还能帮助教师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对此,在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出发来设置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开展预习教学模式,让学生针对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感情体验。比如在学习三年级A Picture of My Family一课时,在本节课程开展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制作课件,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地理解并且接受教学内容。首先,课件应当包括文章的重点词汇、重点短语和固定表达结构等语法知识;其次,课件还应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教师应在预习课件中标示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通过预习实现对本节课内容的初步学习,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节省对一些简单内容进行讲解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What is this?”“Who is that boy?”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来寻找答案,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应用英语知识点进行表达。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积累一定的英语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积极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实现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结束语
        当今社会,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家长们逐渐开始愈发重视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小学英语的内容与难度也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了跟上这样的提升,小学英语教师们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了解学生兴趣爱好。而面对这些相对有难度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采取互动教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梅霞.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资讯/科技人文,2020(21).
[2] 刘兴莲.紧扣英语三维目标,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浅析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9(6):84-85.
[3] 孙敬陶.以个性化问题驱动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19(23):26-27.
[4] 朱蓓蕾.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