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构建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许立玲
[导读] 为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许立玲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摘要:为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契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力求革新育人观念,全面做好“设计”和“培养”两个重要教育教学环节,基于“教好”“练好”“赛好”三个载体,着力构建与实践“健康第一 人格至上”的全方位高职体育教育体系,实现“四位一体”的教育目标;创新高职体育教学精准化,构建职业类体育分项教学模式,彰显职业院校特色;积极探索校园智慧体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科学化、系统化、全程化管理;建立“引导(思想、兴趣、终身体育)”、“督导(体测、体育技能)”、“向导(职业、创新、就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尝试在“体教融合”理念下的特色项目的精准化教育教学方案,建立“体育教育+”培养优秀人才的长效机制,向社会输送大批积极创新、踏实能干、勇于创新的优质人才资源,为全方位构建高职特色体育教育体系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四位一体;高职特色;体育教育体系;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For continuously fo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a strong talent guarantee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adhere to khalid ents fundamental task, cultivate talents of teaching goal, strive to innovation education idea, do a good job in "design" and "culture" are two important education teaching, based on "teach" "good" "good" three carrier, strive to build and practice of "healthy personality first" all-round vocational sports education system,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 goal of "four one";We should innovate the preci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ild a profess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itemized teaching model,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colleges.Actively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mart sports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systematic and whole-process management of physical health testing of students;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guiding (thoughts, interests,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supervising (physical measurement, physical skills)" and "guiding (occupation, innovation, employment)" should be established.Trying to "teach fused" features of the project in the concept of accurate education teaching plan, establish a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alents" long-term mechanism, and transport a large number of positive innovation, steadfast capable to the society, the innovation of high quality human resources, to provide all-round construction of sports education system with higher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o explor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Abstract:To educate the people; Four in one; Precision teaching;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目标的提出为高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发展目标。当今高职体育教学存在过多强调增强体质,而忽视对乐趣、人格、意志的培养的现象;“学校体育教育”观念局限,部分学校以“体育课”代替“体育教育”,影响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体育教育与专业培养两张皮,体育教育与专业相脱节,未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整体层面思考学校体育的任务。如何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水平,如何体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特色,本文围绕“全方位构建高职特色体育教育体系”这一主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经验与成果,通过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为高职体育改革提供理论借鉴,走出了一条高职特色的体育育人之路。
        一、积极探索构建分专业体育分项教学模式,高职职业特色鲜明
        构建分专业体育分项教学模式,深化体育教育功能。为改变体育课和专业教育脱节的问题,我们在原有体育课的基于学生兴趣的普通项目选课的基础上成功探索了以职业为导向的体育课程选项模式。这种分项教学立足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设计结合就业岗位的职业特点,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专业类体育分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并延伸到培养学生职业身体素质和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展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充分考虑各职业的身体素质要求、专业素质和职业病等因素,根据专业特点设计和选择有针对性的锻炼内容,普及日常保健措施,有效避免职业病的发生。课程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保持良好的职业身体素质和积极乐观的职业心态。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吸引力很大,有效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职业类体育课程分项教学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高职教育体系,深化了体育教育功能,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
二、加大信息化在体育教学的应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必将事半功倍。智能系统可以第一时间把学生的运动状态反映出来,这对于年轻人有巨大的吸引力。我校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将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管理和评价过程中,通过智能手段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进行科学、系统的监测和管理。智能设备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上传到管理平台,生成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直观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教师根据个体实际,帮助学生制定精准任务,实现精确教学,引导学生科学锻炼。
        “乐跑”智能APP的引进效果最为突出。为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走出宿舍,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也为今后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教学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思路,我们积极引进“乐跑”智能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引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校园里学生跑步蔚然成风,恩系统使用两年来学生身体素质有明显提升。
三、层层递进,精心打造“教、练、训、赛”的立体化教育教学模式
        完整的体育教育是一个多环节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经过多年探索,我们总结出“教、练、训、赛”的立体化教育教学模式。
        所谓“教”就是教学,教学是学习的基础,教师教授是关键,通过教师的教学、示范、实践和考核,完成基础项目教学。基础教学主要目的是向学生讲解体育知识,介绍体育项目,了解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和规则,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选择合适的体育方法。
        所谓“练”就是练习。练习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性,辅以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课上练习主要以老师监督为主,课下练习可以充分依靠当今的网络基础,通过智能体育终端制定学生的体育负荷,有效监督运动的完成。
        所谓“训”就是训练。训练模式根据运动水平,初级训练依托体育社团,组建运动队。高级运动队作为学校的代表队,由专业体育教师指导。初级运动队包括班级运动队、系队,由高级运动队成员进行训练和指导。这种阶梯式培养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训练兴趣,保证了学校的竞争水平。
        所谓“赛”就是比赛,完善的训练体系给学校各项赛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班级之间、系部之间各项赛事活动丰富多彩,深受大学生欢迎。学校积极参加各类省部级高水平比赛,成绩突出,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有效促进学生体育热情的延续,增强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 创新体育教学理念,创立“引导、督导、向导”三导体育教学新理念
        如何让高职学生爱上体育课并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这是一个系统化工作,即离不开兴趣的培养、也离不开督促和引导,我们总结出“引导、督导、向导”三导新理念。
        所谓“引导”,首先是以思想教育为指导,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为出发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全面培养和促进身体健康、社会适应、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思想教育和指导,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健康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珍惜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自觉地理解和实践体育促进健康的理念,理解体育锻炼能带来快乐,明确积极锻炼能有效抵制消极颓废的态度。其次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为导向。俗话说:兴趣是老师,兴趣是学习。体育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实践体育与健康知识,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力。只有当他们有一个良好的感觉和愉快的经验,他们才能坚持体育锻炼。教师会不断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新项目,促进学生形成“新”的体育兴趣,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服务。
        所谓“督导”,就是一种有效监控。单纯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体育锻炼如果没有有效监控,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降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其他方面。如何保持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坚持性,离不开标准的设立和有效监控。我们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把学生的体育达标测试与体育成绩进而与学生毕业证一并挂钩。学生只有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才有可能达到的测试基准线。正是这种有效的监控,才能督促学生有效地进行锻炼,不断提升运动技能的掌握。
        所谓“向导”,就是对未来专业方向的引导。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专业意识,体育锻炼如果能与专业有效结合,会大大增强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要求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讲授具有专业特色的项目活动。养老专业的“八段锦”传统养生模块、幼教专业的儿童健身操模块都深受专业学生喜爱。把握好导向,实施精准教学,在促进身体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还很好地服务专业教学。
五、立体化全方位,构建 “四位一体”高职特色体育教学体系
       
        经过几年的潜心摸索,我校基本形成了从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到评价体系的一整套完整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
        课程建设突出职业导向。精心构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课程体系,很好地满足体育健身性、娱乐性和不同职业类型学生个性化需求。
        教学设计体现“三导”理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始终贯穿“引导、督导、向导”的教育理念。”
        教学实践体现大众普及和高水平竞技多个层面。积极开展学校阳光体育,班级内部、班级之间各项竞赛活动丰富多彩;校级竞赛深受学生欢迎,每年的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健美操比赛都是学校一道道亮丽风景线;高水平校级间比赛成绩突出,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员。
        评价体系体现多元化。学生体育成绩由课堂教学成绩、课余时间的乐跑成绩、体育达标测试成绩、体育比赛成绩四部分构成,充分体现了评价的过程化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2017(01):4-9.
[2]邱丽.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优化与实施构想——以山东省高职院校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03):113-118.
[3]陈尉,潘廷优.高职体育精准化教学实践探索——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4):55-57.
[4]季浏.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和方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01):28-37.
[5]张茹茹. 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五级一体”发展模式构建[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6141-6143.


作者简介:许立玲,女,1970年9月,山东德州,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汉族,教授,本科硕士,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