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雷
浙江省淳安县汾口中学
【内容提要】在多元化社会价值和特定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当前农村普高学生呈现多种厌学怕学等问题。为提升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根据渐进式原理,尊重认知规律和情感规律,在实践中总结梯级过滤德育方式,通过梯级过滤培养有思想、会学习、能担当的农村普高生。梯级过滤分为行为习惯过滤、心灵感化过滤、行为强化过滤、家校联合过滤,参与人员有班主任、值周教师、年级组、德育处和家长,真正实现人人参与德育,形成德育合力。
【关键词】梯级过滤 德育合力 农村普高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农村普高生新状况需要合力德育
本校是一所农村普高,56%的学生家长不在孩子身边工作,62%孩子在家期间每天6个小时拿着手机或上电脑玩游戏。近几年学生在校出现多种现象如玩手机游戏、早恋、上课睡觉、顶撞教师,甚至出现较多退学和转学的情况。
图1 农村普高学习状况成因分析
学生问题多样化,单一的班主任谈话式教育无法打动学生,大幅度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学生问题多样化就需要教师教育多样化,在教育过程中,一点一点进行纠正,及时处理学生学习认知障碍,提升学生克服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和积极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班主任德育效果不平衡需要合力德育
不同班主任管理班级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根据本校学生教育案例统计:只有15%班主任能够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师生关系,赢得同事和学生青睐;而54%班主任充当保姆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发展,但是师生关系比较疏远;31%的班主任在处理学生过程中,激发师生或学生之间矛盾使得部分学生不良行为更加严重。
同一个班主任管理不同班级效果也存在差异。如:本校方老师在高一担任班主任时班级各方面表现一般,但是在高二学生重新组合以后,新班级各个方面表现优秀。
合力德育是按照班主任优势互补原则,按着一定形式的工作方式,给予更多学生选择适合教育的一次机会,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二、概念界定
(一)梯级是指把学生不规范学习行为,从对学习影响程度分为四个梯级:
第一梯级:过失性不规范,寝后偶尔讲一次话等不自觉违纪行为。
第二梯级:情绪性不规范,由学习过程中产生情绪引发违纪行为。
第三梯级:自控性不规范,由学习自我控制力原因引发违纪行为。
第四梯级:品质性不规范,由学习品质缺陷的原因引发违纪行为。
(二)过滤式是指用德育活动作为滤纸,净化学生内心,纠正不规范学习行为。
行为习惯过滤,通过班主任评价和监督,纠正过失性不规范行为;
心灵感化过滤,通过值周组思想引领,纠正过失性不规范行为;
行为强化过滤,通过年级组对学生学习监督,纠正自控性不规范行为;
家校联合过滤,家校联合思想指导,纠正品质性不规范行为。示意图见图2
.png)
图2 梯级过滤式合力德育
(三)合力德育
把班主任、值周教师、年级组以及家长等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较强德育合力。首先确定合力方向,制定合力作用次序,然后激励全力以赴。合力方向是班主任为核心,也是教育的起点,值周组辅助,年级组强化,德育处审核和考评。通过合力德育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担当。
三、实施
梯级过滤式合力德育围绕培育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担当四个方面,分四个阶段即行为习惯过滤 、心灵感化过滤、行为强化过滤 、家校联合过滤,通过过滤的形式,对学生分层分批进行行为准则教育,促进学生适应社会新时代发展需求。
第一阶段:行为习惯过滤。
(一)过滤方式
行为习惯过滤参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学校、班级设置日常行为量化准则,通过班主任、班干部、值日教师具体检查落实,通过一周量化形式进行评价,待优秀的学生名单上报德育处,由值周领导组织教师合作进行心灵感化。
(二)过滤准则
学校行为准则是以树立和谐共进严谨治学的校风为准则。包括公共服务意识准则、守时守规准则、健康成长准则。
公共服务准则:自习课堂保持安静、排队就餐、不乱扔垃圾、节能节电等;
守时守规准则: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按时下课、遵守请假制度、考试不作弊等;
健康成长准则:不抽烟、不恋爱、不打架、不在寝室和教室玩手机、认真三操等;
(三)过滤动力
行为习惯过滤:班级出现扣分,则需要有同学主动承担责任,参加值周组心灵感化教育,否则要加倍扣班级两项分数;出现严重违纪的同学,需要参加值周组心灵感化教育,否则,处分加重一级。促进学生学会担当,是培养师生和谐途径之一。
(四)过滤目标:促进学生知晓校纪校规,遵守校纪校规,创建和谐校园。
(五)过滤过程
行为习惯过滤是合力德育重要环节,是保证合力德育高效的关键。
第一步制定切合实际的准则。行为习惯准则在养成过程逐步提升,开始对学生要求低,各班根据班级特点,推荐基本要求不变。第二步班主任推荐执行严格。合力德育是促进人人参与德育,在一定程度减少班主任与学生矛盾的产生和克服班主任个体德育能力缺陷,是促进人人能管好班级的目标。所以班主任在执行过程中检查公平、执行严格,让班级学生理解和尊重行为习惯准则。第三步德育处负责收集名单。班级统计后周五下午第二节以前通过微信上报。
(六)注意事项
行为习惯过滤是合力关键,要确保行为习惯过滤正常开展,需注意以下事项。
⒈合力德育,形成共识
合力德育是组织更多力量参与学生德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同时减少班主任与学生直接冲突,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⒉敬畏制度,严格把关
检查是指出成长过程中阻碍因素,期待提升。参与检查的学生行为的教师、班干部在年级组和德育处进行检查前培训,促进检查过程严格把握检查尺度,公平客观执行。
⒊渐进推进,人文关怀
行为习惯过滤出待优秀学生是指对学生优秀习惯的期待,在爱的关怀下,学生才会支持我们检查工作和推荐工作,否则会产生师生更大的分歧。
第二阶段:心灵感化过滤。
(一)过滤方式
心灵感化过滤式是值周领导站在学生发展角度、站在学校发展角度,运用教育理念,采用教育故事和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自我的认识,从内心感受关爱学生的发展。
(二)感化准则
⒈文化感化准则
心灵感化是一种心理碰撞,碰撞对象从意志、态度、方式三个角度,寻找古今中外的优秀事迹学习典范,用优秀事迹正能量的案例,通过视频、讲座、小品的形式进行与学生沟通,促使内心产生碰撞。
2.自我感化准则
自我感化,是对自我的行为进行反思、剖析、感悟以及行为规划。自我感化是参照成功者成功的经历,对自我学习行为从态度、方式、方法以及对自我发展影响方面进行分析,自我感化是心灵净化内驱力,对学生自我意识提高是非常重要。
3.实践感化准则
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行为的认识和感悟。学生实践活动设计要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教师示范性。 把教师参加实践活动图片给予学生参观,让学生感受参与实践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锻炼,是一种能力提升渠道。
第二方面:活动多样性。 通过实践感化,促使同学从学会处理同学关系和个人发展关系,纠正不良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形成正确学习态度和班级集体荣誉感,和谐融入班级中。
.png)
第三方面:教师陪同性。在教师指导、督促、督导下,使得学生更加积极有序参与实践活动,促使实践活动更加有教育意义。
第四方面:实践反馈性。实践反馈是心灵感化动力,也是提升实践质量方法之一。实践反馈分三步:教师把参与学生基本情况反馈,用细微观察,感受教师关注;用真诚赏识,让参与同学倍感尊重;用公正评价,促进同学参与实践。
(三)感化的时间和组织
本校是农村高中,学生是住宿的,由于地域相差比较大,许多学生周一无法在上课以前到校,所以学校惯例周日下午到校;又因为感化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所以心灵感化一般安排周日下午。学生心灵感化组织者一般由值周领导、班主任、值周教师组成。用真情打动学生,用行动鼓励学生,用评价促进学生是心灵感化的动力。
.png)
(四)感化注意事项
心灵感化过滤是合力教育的着力点,对行为习惯过滤是引领,对行为强化过滤是基础,在合力教育过程中起到中枢的重要位置。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⒈精选骨干,引起重视
教师重视,学生就重视。精选德育骨干教师参与感化过滤活动,引起学生对活动重视,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⒉精选内容,注重效果
活动感化是学生内心碰撞,是社会价值导向作用。活动内容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参与教师要认真备课并对活动材料收集,推进活动实效。
⒊反馈及时,真诚待人
学生自我感化材料及时反馈,并能指出学生优秀和不足之处,让学生认识自我不足,并能及时改进不良习惯。
第三、第四阶段:行为强化过滤阶段和家校联合过滤阶段。
行为强化是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意识强化,包括自我行为方案制定、落实、反馈的环节。
(一)过滤过程:
第一环节:行为方案
行为方案是指学生与班主任在交流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针对的行为做出要求,明确行为意识,制定行为方案的过程。例如黄同学由于上课自我控制意识比较薄弱,在自习课经常吵闹,影响其他的同学,班主任与他制定自习课行为方案。 通过学习行为方案,促进学生对行为进行反思,加深对违纪事件的认识。
第二环节:行为落实
促进学生行为落实,创建立体自主管理平台学习行为检查制度。立体自主管理平台从三个维度开展检查反馈制度。一是领导抽查。教务处组织课堂纪律抽查制度, 参与人员是校长室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年级组长,每一周巡查3次,把发现课堂违纪的学生及时通知年级组和德育处,促进学生学习行为落实。二是学生自查。班级组织学生进行纪律管理,及时反馈学生学习行为情况;年级组组织班干部进行年级组学习情况检查,并及时反馈和公示,促进学生学习行为落实。三是家长观察。学校建立家长开放日,周三、周五的下午学校对家长教学开放,让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行为的检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落实,增强家校联合。
学习行为是最关键的,用三维立体管理检查和反馈的形式,推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推进学生养成教育。
第三环节:反思与汇报
反思是一种有效行为强化方式,汇报是良好行为的动力和目标。反思与汇报内容包括思想认识、取得成绩、近期规划。班主任要对汇报内容进行检查和评价,年级组、德育处要对相关工作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与家长及时沟通。
(二) 强化过滤阶段达标标准: 没有恶劣违纪事件; 学习成绩是进步的;班主任给予的评价是肯定的。
四、操作效果
在实施梯级过滤式合力德育的活动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如学生遇到教师,主动问候;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能够主动与老师探究;清晨学生能够自觉拿着书本读书等。实施合力德育以后,学生在就寝后手机人数是原来1/10,打架现象基本杜绝,师生冲突基本杜绝等。
五、思考
根据学生行为表现,实施梯级过滤,让教师有序参与活动,形成德育合力,只有每一环节做得扎实,德育工作才会更加有效。
德育工作是让学生更加活跃,让学生更加有思想,所以合力教育需要更多活动参与,更多对学生关注。若借助信息技术力量,进行对学生行为精准辅助,精准激励,精准激发学生新的活力,效果就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凝聚家校合力 共建和谐教育》作者:唐春花; 张淑荣 发表《基础教育论坛》2018-08-20期刊19
2.《感恩教育凝聚发展合力》 作者:孙蕙 发表《当代贵州》2018-06-22期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