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恒
宁夏银川市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750002
摘要:在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中“互联网+”的应用也在得到推广,并且有着比较显著的效果。但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时间还很短,一些教师在应用互联网技术上仅仅达到了初步了解的状态,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为例,部分教师在引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得心应手,从而不能够将“互联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文中主要讲述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希望本文能够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的进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助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转型
作者简介:王志恒,男,出生年月:1973.07 民族:汉 籍贯:宁夏隆德,学历:大学 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育及学校管理
引言:我国某位领导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技术到正式应用“互联网+”技术用了很短时间,这就表明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互联网+”技术已经在我国各个行业得到了引用,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使得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方面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应用“互联网+”技术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除此之外,学校需要具备足够先进的互联网器材是影响“互联网+”技术更好发展的制约条件,主要是因为学校受到资金方面或者其他不能改变事实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得“互联网+”技术推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转型受到了限制。
一、“互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1.1 学校没有足够完善的教学设备
尽管我国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行业,但是对于学校来说,要想彻底将“互联网+”技术贯彻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有足够的教学设备来支撑,因此需要学校和高中地理教师共同来处理此问题。
1.2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没有明确的核心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过程中都能够结合学生们的特点来采取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没有能够明确采用“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是什么,这便会对“互联网+”技术推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转型工作的进行带来影响。
二、如何改进“互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学校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互联网+”技术助推教学转型工作,首先要能够完善学校的教学设备,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要求教师有明确的教学核心,从而能够实现“互联网+”助推教学课堂转型工作的进行。
2.1 完善学校的教学设备,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通过对不同高中学校地理课堂的调查,可以发现其在教学过程中均存在着设施落后的现象,因此就需要校方加大对此问题的重视。教学设备不完善,不但会对教师们的教学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影响“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效果。针对这种问题,需要学校能够按照“互联网+”技术应用的需求来引进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教学软件、智能黑板、音响设备、投影仪等等,要想在不超过预算的范围内进行引进,学校可以选用小范围覆盖的方式。比方,有的学校专门建设了一间多媒体教室来供学生们学习,这样既能够做到节约成本,又能够引进完善的教学设施来实现“互联网+”技术的正确使用,推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转型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加大对地理教师的培训工作,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够熟练地“互联网+”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工作中去。教师要能够严格按照互联网教学的要求来进行讲授。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教师们便能够确保“互联网+”技术能够你却应用到课堂教学工作中,进而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工作。
2.2 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核心,实现“互联网+”助推教学课堂转型工作
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因“互联网+”技术难学习、难操作而退缩,而应该明白“互联网+”技术真正的意义,要有明确的教学核心,这样才能够实现“互联网+”技术助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转型工作。对于教师而言,使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工作需要明白不是通过这种技术来代替自己的教学工作,让学生们自己在互联网中学习,而是要能够巧妙使用此项技术带来的便利,将它作为辅助工具,更好地进行知识地讲授。因此,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转型工作有助于学生们理解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使学生们在掌握课本知识地同时掌握更多的时事政治。有些知识是课本中不显示的,但却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并且自然界的问题并不是课本上的几句话能够理解的,只有直观的感知才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在学到《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讲解,通过分析课题的核心,采用互联网技术帮助学生们进行理解,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核心,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发现,无论是在那个学科,“互联网+”将会广泛得到应用,其教学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文中主要讲到了“互联网+”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转型工作的帮助,并且带来了很大的贡献。除此之外,学校以及社会相关专家还应加大对上述问题的重视,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能够及时总结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针对性解决,确保转型工作能够高效进行,促进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完善,让学生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受益者。
参考文献:
[1]池晓昶.“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06.
[2]余芸.“互联网+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36-137.
[3]王崇德.“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研究[J].家长,2020(25):122-123.
[4]赵俊杰.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