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旭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第一小学 宁夏 吴忠 751300
摘要:数学本就是一门与我们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课程,知识从生活中来,反作用于社会进步。知识的学习为的就是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前国内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教师教学更倾向于理论内容讲解,忽视了生活实际联系。所以不少学生并没有明白数学学习的意义,学习毫无积极性、主动性。教师教学中直接将理论呈现在学生面前,一股脑讲解知识,忽视学生接受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能力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新课标表示,当代数学教育需要立足生活,站在生活角度出发,探索生活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教学的时候需要着眼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将自己的精力转化为抽象、实际的数学问题,应用与解释问题。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下,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实际调整教学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数学学习能力。
一、生活化课堂对话
数学这门课程中的内容十分抽象,有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够梳理明白的问题与内容。教师教学的时候需要保障教学内容科学性与准确性[1]。为了有效教学教师通常会用严谨的教学逻辑、教学语言讲解知识,对于思维不够活跃的小学生来说,此时的知识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在教师的思维逻辑引导中不知所云,不知道教师所要表达和说明的是什么内容。部分学生有着预习知识的习惯,可是这些学生却发现自己明明预习时候能够看懂的知识,在教师讲解中自己却根本无法理解。教师语言表达方法对于学生能不能理解知识影响比较突出[2]。数学教育中,为了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师也要使用生活化用语,拉近生活和课堂的距离。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语言必须具有趣味性、生活化特点,通俗易懂的描述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学习压力。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数学知识学习亲近感、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一些常见的多边形图形,随后教师可以用更亲近的话语带领学生思考:大家从这个图形里面能够看到哪些我们熟悉的图形吗,老师可看到了有长方形,有三角形,同学们有没有看到其他图形,帮帮老师。这样诙谐、轻松、幽默的课堂瞬间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此时不再抵触学习,学生不再认为学习存在难度与压力,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索,和教师建立良好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手段
生活是大舞台、大课堂,生活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的知识学习。与之对应的是,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使用生活教学手段,将生活学习的过程搬运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从调查了解到,之所以小学阶段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一方面是数学本身抽象与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灌输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教学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使用兴趣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自然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方法以及学科本身的抽象性特征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为了学生成长的阻碍性要素。所以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应对手段将原本抽象的知识生动、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生活走近课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创设情境,引出生活现象[3]。教学情境的创设中,配合各种道具与技术载体就能生活化教学,学生在情境中联想自己的已有学习经验,学生沉浸在情境,形成数学知识探究欲望、探究热情。比如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中,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及一些道具创设春游情境。春游活动中学生需要提前自备一些零食,学校为学生分发中午吃的食物,已知班级一共有40名学生,学校准备了20块很大的发糕,请问每一名学生能吃多少发糕。这样的趣味情境吸引了学生,学生展开了主动探索、主动互动、主动学习,轻松消化了知识。学生对知识产生了深刻印象,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明白了分数知识的意义以及分数知识的特点。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够灵活思考、灵活动脑,轻松处理难题。
三、生活化作业
在数学教育中,作业是数学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传统数学教学教师完成某些知识点讲解之后,都会直接使用课后练习题以及教材内容布置家庭作业用于检查学生学习成果、学习质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这样的方法看起来合适,但如果每一名老师都布置了大量的任务,就会导致学生承受过多的学习压力、学习负担,无法让学生爱上学习,甚至会让不少学生抵触学习。有些学生因为这样的原因学习十分被动,认为作业是自己学不好数学的问题源头。生活化教育不能只考虑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师还要使用生活化家庭作业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增加知识理解与知识印象。
首先教师使用教学内容,按照学生平时的生活情境设计家庭作业。比如学习统计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制作一些小卡片,不同卡片写的内容不一样,有的是体重,有的是身高,也有的是鞋子的号码,随后教师让学生抽选这些卡片,学生抽到哪个卡片就负责执行哪一个任务。如抽到身高卡片的学生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这样的趣味作业可以让学生打消学习顾虑,形成写作业主动性与积极性。
其次教师开展生活化实践作业。学生在实践中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知识。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贯彻做中学原则,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知识印象,增加知识理解。学生在动手实践、动手操作中应用知识、巩固知识,达成学习目标。比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的时候,教师提前让学生自行准备一些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盒子,之后让学生自行测量盒子的长宽高,并计算盒子的体积。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了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使用方法。学生在学习中明白了数学知识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使用意识提供了全面支持。
结语:小学阶段是数学教育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育需要教师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学习意识和主动性。教师用生活化的方法拉近数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数学教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仕标.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J].农家参谋,2020(17):157.
[2]成冲.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教育革新,2020(05):44.
[3]孟俊.源于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45.